2010年3月28日星期日

疊影迷情之 88 桃李滿門

桃李滿門 To Sir with Love

今天聽MP4時聽到一條老歌「To Sir With Love向老師致愛」,由英國女歌星Lulu露露演繹,是一部同名字電影的主題曲,中文名字是「桃李滿門」,主演者是薛尼波達Sidney Poitier,他演一個在英國低下階層區中學的老師。

而露露也是其中一個女學生角色,當年她年青,算不上貌美,而且有點胖,薛尼波達到此間全是低劣學生的中學教書,加上他又是個黑人,要把一群頑駑難馭的學生導回正軌,確實是勞心勞力,但終於他也能完成職責。

主題曲很悅耳,短短兩分鐘的歌,歌詞寫得很好,一開始是:「那些女學生充積著說故事和咬指甲的日子已一去不復返,但在我心中,我知道對你日增憶念,…..但我又如何能道謝一個對我盡心盡力的人,但我會盡力而為,如果你想得到遼闊的天空,我會給天空寫一封信,能抵達天際,縱使有千萬尺哪麼長,祇為向老師獻上愛,…..時間已到了我要把書本闔上讓我來回顧自己的過去,一位摯友教導我很多知識,更將我由弱轉強,如何能答謝你呢?如果你想得到月亮,我也想盡力而為,但我寧可把我的愛呈獻給你,向老師致愛意。」
歌詞大概如此。

這部電影是我父親帶我去看的,我先父是當老師的,他做事很認真,這種敬業精神我不及他皮毛,他先閱讀有關這部電影的資料,告訴我這部電影是由真人真事改編,我當年看電影時年紀尚嫩,對真實過案改編的電影興趣不大,而且片中的頑劣洋學生根本我不會去仿效,也仿效不來,對看這部喻教學於娛樂的電影不大感到興趣,一直沒細心去看,直至劇終時頑劣學生對那位黑人老師至敬,我才稍覺得有點兒感動,而我父親卻看了有所啟發,感觸致離場時兩眼通紅。

後來記起這部簡簡單單劇情的電影一些片段,雖已是殘缺不全,但也覺得是一部好電影,雖然這部電影稱不上有高度的內涵和深喻,娛樂性也不足,但許多電影令人感動,偏擊中看者敏感處,就是能令看者深愛而難忘。
如今再想找這部電影的光盤來重看也找不到了。

我父親是個中學英文老師,他在大學時原是唸「化學工程」系,時不他予,他當不上工程師,做生意也虧本,祇好從事教學,我小時候他是在港島一間頗具盛名的私營英文書院教授英文科,而那間書院的校長對他很好,這位校長也常來我家作客,成為我祖父的朋友,更把我家的家訓寫成橫幅,洋洋數百大字掛在牆上,以訓後人,若不是父親能敬業樂群,校長又怎會如此禮待他?

我還記得他對學生有一份熱誠,學生對他也頗喜愛,家裡常有他教的或曾教過的學生來訪,曾有一位住在筲箕灣的貧苦家庭學生跟他最談得來,也常不辭路途遙遠,到我們在九龍的家探訪,幾十年前當時交通並不如現在的方便,但現在交通發達,人和人之間的距離反而因為很多如今的科學及文明因素,扯得更遠,我還記得那位學生把我當作小弟弟看待。

那位學生有工藝天份,做的勞作品十分精緻,除了很多用粉筆、木塊、橡皮擦做的小玩意送給我外,我還記得這位大哥哥做了一艘足有一英呎多的輪船送給我父親,這艘船的模型做得精美無倫,船上一切細節依足比例,父親說這位學生是個奇才,學校成績優良,還有這麼多時間來做模型和小玩意送人,品學兼優的此名學生祇是性格孤僻了點。

問題往往是出在每個人的性格方面,到了這位學生在唸中學的最後一年,還沒到期考竟然自殺身亡,臨終前寫了兩封遺書,一封留給他父母,一封給他的老師–我的父親。

當時我父親聞噩耗極為震驚,傷心欲絕,這連我也感到驚訝,我還不懂人情,更不懂世故,經常纏著父親問這位大哥哥為什麼會自殺?父親說那封學生寫給他的遺書被警方扣下,用來調查死因,他一直沒看過,無從知悉內情,但我是天生「長氣袋」,久纏不休乃我強項,但是這不可美其名為「鍥而不捨」,哪壓根兒是兩碼子事情,也不知道這會挑起父親對已故的學生一份憶念。

我某天起床,見擺在書架上的那艘輪船模型不見了,連那位大哥哥做給我的小玩意也全沒有了,我問父親那些東西在哪裡?他卻置若罔聞,不再作答,我的鍥而不捨精神才來了,結果發現他把那位學生親手做給他的東西全包裹好,送還給該學生的家長,我向父親質問,為什麼要把這些精美的東西送還人家,但他仍保持緘默,及後,我才知道是他不想睹物思人,感到心痛難熬,一件不留才是最好紓解心結的方法,後來他乾脆辭掉那間私立中學的教職,離開了傷心地,轉到九龍一間中學裡教學。

一位老師與一個學生具如此交情並非稀奇,相信這種事情著實也不少,每個時期、每個角落都不缺,感情交流是雙方的,一方付予,一方有感覺才是珍貴,否則一方無私付出,一方卻施展「天地挪移吸收大法」,有收無回,就不能維繫一段友情,甚至感情、更甚至是愛情,這定律放諸四海而皆準;父親常對我說,他最喜歡教的學生是聽了教學有所反應的,就算是頑駑難馭的學生他也喜歡,但對著我這種雖然不至頑劣,但聽他私下教授卻全無反應,他也拿我沒個法兒。

每個人都有唸書就學的過程,遇不遇得上投契的老師也要算緣份。我父親是做不了生意才當上教師,不能稱他是桃李滿門,能有一群學生擁載也是緣份。

我唸中學的最後兩年也有過一位教歷史的周老師,對他印象特別深刻,據說他以前是唸完了大學馬上從軍,當時是中國經歷八年抗戰,他大概是官至中尉級吧,抗戰後就是看不慣國民黨的政府統治手段,來了香港當了教師,他為人嚴肅,處事公正,不苟言笑,教歷史科的老師要記心很好,他這點倒不缺,那個學生在上課時打瞌睡,到年終考試就有報應,他上課就是說歷史上發生的事,依書憑記憶直說,就令同學覺得他授課枯躁,但「人夾人緣」,我倒是喜歡上他的課,那年頭,逢星期三旺角的「大世界」戲院有新的日本片上映,祇上映一星期,很多喜歡看電影的同學都蹺課去看兩點半那場,要先睹為快,星期三有他教的歷史課,我就是期待上他的課,寧可上完了課飛奔到戲院買票進場,通常電影第一節卻不會等我,所以很多石原裕次郎、小林旭、高橋正樹的日本B級片我祇看到了「去脈」而祇有推測「來龍」如何,皆因為了要當他的「粉絲」學生。

同學不喜歡他的教學方法,起了他的綽號是「鐵面人」,我一直跟他沒談過五句話,在上學時碰到他,向他說「老師,早安、老師,你好」這些短如電報的話不算,直至最後一年的歷史課考試,有最後一條考題是涉及明朝景帝之「奪門之變」的簡單始末,我真的寫得簡單,不過是加添了景帝的擁帝者于謙棋差一著,竟讓被北元所擄去放回來的英宗所復辟,就是這樣,周老師竟在我試卷下面寫上千餘字,論及「奪門之變」後帶來潛伏的危機和惡果,足比我整張試題要寫的文字還多,而且字體工整,字字鐵畫銀鉤,跟我寫下的潦草的字儼然是相形見絀,令我看了自己的字也汗顏,我雖然考試得到的分數不高,祇達合格邊緣,但老師親題的註釋比我拿到高分數更彌足珍貴,我把發還的試卷放在錢包裡,遇上同學就拿出來炫耀,結果屢次拿出來亮相,又摺又攤開,摺紋有了裂口,愈來愈擴大,後來更化整為零,我剩下幾小塊,不拋掉也不行了,不過周老師的文章令我重新振作,勤練字,多讀歷史書,對歷史也感到興趣盎然。

後來我跟他也有聯絡,他是性格孤獨,一直未娶的單身漢,跟同事也談不來,我跟他也沒什麼緣份,也沒主動去找他,怕是話不投機,後來聽聞同學說他罹疾逝世了,畢竟他跟我沒有緣份,幾年師生關係也有多大的進展,是為憾也。

遇上一個好老師真的是沒緣份也不行,我在台灣唸大學時,某天跟隨朋友到陽明山的中國文化學院找在那裡的一個朋友,我是在大堂一角等候我那位朋友跟他的朋友到宿舍去拿點東西才回來,當時我拿著一本歷史讀物看,突然有位慈祥的中年男仕走到我面前,問我看的是什麼書,我見他是風度翩翩,也不計較他好奇而唐突的問我,我就禮貌地讓他看看書名,跟著他打開話匣子,跟我聊起來,把跟著他一起的幾個女生置之不理,我們談得投契,他也談笑風生。

他還問我是不是唸歷史系的,我跟他說了我唸的是什麼系,他聽了搖著頭,問我為什麼不唸歷史系,我跟他說我最怕是記書,他聽了大笑說:記心是跟自信心一起的,還問我想不想轉校兼轉系,我說不行,能選擇自己喜歡的系最理想,他笑道我們是沒有緣份,我看他是個教授,也沒請教他名字,他祇是簡單介紹自己姓黎,後來我的朋友帶同朋友回來找我,那位新朋友向黎先生恭敬地鞠躬喊他「黎教授」,他知道我們要走了,笑著捉狹地說叫我少泡妞多讀書,然後他在眾男女生陪同下也走了,新朋友才告訴我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歷史學家「黎東方」教授,但我是孤陋寡聞,也不知道他是誰。

後來我才買了他著作的「細說明朝」和「細說清朝」來看,才知道他真的是高人,正如他說我沒緣跟他學習,否則我也會對歷史研究有成,不當歷史老師的話也可用來寫歷史小說了,說不定我是他得意門生之一呢。

也有人說「人之患,在好為人師」,但我覺得當老師的要有一粿熱誠的心,對教育熱忱和無私的奉獻,要博覽群書,能融會貫通,這樣講學才不致枯燥無味,更能令學生深刻記憶了書本上的智識,更重要的是還要有一粿愛心,也要深入瞭解人生的人情,若是學生在課外遇上諸多種生活及人生上的困擾,當老師的也可以幫忙,就如同「桃李滿門」裡的薛尼波達,記著那電影是真人真事改編,至少也有五十巴仙是真的吧。

所以說「喻電影於教育」這句話錯不了。

2010年3月29日

2010年3月22日星期一

疊影迷情之87 " B級外國片打垮了A級港產片"


B級外國片打垮了A級港產片 “B” grade Defeat the “A” Class Film

好一段時期沒寫疊影文章了,最近是公私上繁忙,尤其是私事方面更是擾人,私事必牽涉感情方面,這才更添幾分煩惱,所以稱得上是煩惱,就如同砒霜,算是0點00幾毫分也足已令人困擾,我倒是羨慕佛教大師的六根清淨,「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但是我正如高僧的「口頭禪」所云:「此種人是凡「根」未淨」,而我抱著入世之心,大情大性乃我劣根,祇會令高僧看了我也搖頭嘆惜:「此乃自尋煩惱,活該受災。」

也曾許下諾言,一星期至少有一篇疊影文章放在網上,幾位真正好友真的捧場,也有人致電郵來道為何沒有新東西上市,來來去去都是那幾篇,雖然我的知音不多,但就是不多才更顯得珍貴,不能不抽空來寫,以答謝知音者之錯愛。

我是每天也要寫些東西,已成習慣,不寫就渾身不對勁,有若染上毒癖,但寫疊影文章是抒發感性,像是對朋友傾訴心情,但心一煩,也寫不來,最近又把曾寫好的幾篇小說登入網頁,其中幾篇是連續性的,接續的一篇已寫了洋洋三十多萬字,因為寫下疊影文章不能抽身去繼續,停了幾個月,找出來續寫,寫了萬多字又遭靈感堵車,又無法前行,寫疊影文章的念頭又蠢蠢欲動,欲罷不能了。

我凡遇上不如意事,必想找對象傾訴,近日驟降於我身上之煩事,祇不過是茶杯裡的風波,牽涉很多問題,要說也要述前因後果,長篇大論,倒不如不說,悶在心裡算了,結果令我最近肺活量有足夠的運動量,皆因經常嘆粗氣所致。

金爺可別怪我數周沒致電向你問安,一訴近況,皆因心情不佳有所影響。

我寫雜文是用以抒寂寥,孤獨的對著電腦書寫,有點自閉傾向,漸漸蛻變為日本潮流的『宅男族』,這可算是我跟著大潮流同步邁進。

我朋友也說過:「你寫的是舊電影,雖然也算是個人風格,但試想一下有多少人像你一樣祇愛回憶和看昔日的經典電影?況且跟你一樣看過哪麼多舊電影的人也寥寥無幾,所以不能說你的文章會多人閱讀。」

但我是維持原判,少寫新上影的電影以避免有跟影評人爭一席位之嫌,我是帶讀者逛古董電影店,為文時也儘量輕鬆,論及我這井底之蛙的人生哲理,拉雜成文,寫上數千字已是易如反掌了,瞧,寫了近千字尚未入正題,真虧我的。

要入正題了。最近看了一張頗舊的光盤:「天龍特攻隊(又譯作要塞)Hornet’s Nest」,新年期間又看過「十月圍城」,本來不想談,若說真心話,怕是得罪許多朋友,一直憋在心裡,現在正好把兩片作個比較,來個混合煮法(Fusion)。

先說「天龍特攻隊」,拍於1969年,距今已有五十年,由洛赫遜領銜主演,配搭的是義大利金髮美女施娃郭仙娜Sylva Koscina,除此以外再沒響噹噹的配角明星了,擺明是一套B級製作,當年洛赫遜已步入中年,故事是說第二次大戰時,盟軍在1944年去破壞軸心國義大利的一個水壩,空投爆破特工去執行任務,可惜祇死剩洛赫遜一人,他竟帶著十五個小童及少年完成了任務,所以製作費應省得省,不惜聘用童工,而對付的德國大軍也祇有一百人不到,想看戰爭大場面嗎?也省了吧,祇有零丁落索的幾場小戰而已。

我當初也抱著成見,看見光盤封套上的洛赫遜大頭像,他兩眼無神兼且有深刻的眼袋,黏了一抹粗大短髭,有點像瘦了身的「史太林」,而且已知他有「龍陽之癖」,配搭義大利金髮大美人施娃郭仙娜,一定搞出一段異國戰地鴛鴦情緣,要看著一個不喜歡吃荳腐的人勉強去吃荳腐,還要假裝出陶醉表情,真的難為了他,他也苦不堪言,有苦自知。

若是電影套入了我這種「想當然耳」的公式化,我不看就走了寶,我若不談就令80後的一代不知道經典B級片也有好看之處,雖然他們未必去看,或是不一定能看得到,但聽我「口沫橫飛」的道來,也可作溫故知新。

拍製「大話西遊」的電影題材,正如我曾寫過關於科幻電影,題材荒誕但若是其中細節合情合理,已是成功了一半,B級片也勝過A級片,祇可惜我們香港的電影導演反其道而為,把真實的題材卻拍得不合情理,所以成不了經典。

「天龍特攻隊」的導演一個是菲爾卡信Phil Karlson,一個B級片導演,拍的多是娛樂性高的電影,作品比較出名,算是用上大牌明星的祇有由貓王皮禮士利Elvis 演的「神拳小子Kid Galahad」和由甸馬田Dean Martin演的「風流特務The Silencer」,另一個是義大利導演法蘭高仙連奴Franco Cirino,兩人合作相當稱職,正如光盤封套介紹:「把一套看似兒戲的戰爭片拍成一部緊張刺激的娛樂片」,說的沒錯,序幕是大隊德國軍隊由近衛軍軍官率領,到農村裡搜索游擊隊,將婦孺老小排成一列,要村民供出游擊隊行蹤,從小節中可見有婦女抱著嬰兒哺乳,有貪生怕死的男人想走出來作供,但被其他同胞拉回去,軍官一聲令下,全部村民被屠殺,見微顯著,看了序幕已知此片合乎情理,一段短片已立「戰績」。片中的德軍將領絕不是膿包,而大歹角德軍近衛軍上尉相當聰明,盡忠職守,率領手下把游擊隊一網打盡,有殺錯沒放過,把游擊隊的壯丁全部剿滅,空降的盟軍也遭重創,祇剩下一小拙少年及小童躲在深山野嶺,苟全性命。

主角洛赫遜飾演的端納隊長是死剩種,被這群童子軍救回,但已受傷,而小鬼隊的當家施布洛是個有勇無謀的熱血少年,年紀最大,他去找醫藥救治洛赫遜,找到了施娃郭仙娜演的女醫生回來,挾持她為洛赫遜療傷,但她是法西斯主義者,常想找機會回去通風報信,滿口說德軍不會隨便殺害小童無辜,聳恿小鬼隊自首,洛赫遜帶著小鬼隊要去完成任務,帶同這位人質同行,真是麻煩多多。

而德軍眾將領開會研究空降特種部隊的祕密任務,眾說紛紜,而歹角一口咬定是敵人來破壞水壩,但軍官中存有政治分歧,明爭暗鬥,歹角又因為自己是名門之後,持著優越感,對上司命令陽奉陰違,他處處受人制肘,做成茅盾,後來導至他甚至在手下面前槍殺上司,而在小鬼隊襲擊水壩前又因態度囂張,上級不接納他高見,命令把他逮捕,助長了小鬼隊偷襲,就產生了許多戲劇性。

更突出的是配角的小鬼隊當家,是個自把自為的反叛少年,不願受洛赫遜統率,在緊急關頭公然抗命,帶領幾個小鬼頭去硬抗德軍,殺得性起,連自己人也殺掉,失卻人性非德軍獨有,在電影裡兩方皆一視同仁,此乃編導高明之處。

任務當然順利完成,水壩爆炸那場戲,雖然是模型,但拍得相當逼真,要知當年沒有電腦製作特別效果,祇是土法鍊鋼,能做得似模似樣已是成績驕人了。

這部娛樂片好看之處莫過於兩大要點,一、是情節合乎情理,主軌雖是誇張失實,但有細節補其缺陷,二、是描寫每個主角的性格細膩,一群人聚在一起總有衝突,也是皆因性格使然,高手就在此著墨,勾畫出許多戲劇性,以前看過我仰慕的美國流行小說作家–羅倫山打士Lawrence Sanders在某部小說裡寫過:「祇要有三個人同在就會衍生出政治來。」此乃至理名言。

洛赫遜在片中也沒有跟女主角發生任何感情,反而是處處對著幹,洛赫遜拍戰爭片已呈老態,若是再來談情說愛那就有點過份了,幸而絕非如此。

就拿香港在大陸拍的A級片「十月圍城」來作比較,這部大片主演者眾,但編導的能力卻無能力駕馭這麼多角色,每個角色都是徒具外表卻缺乏血肉,更遑論有靈魂了,眾角色都是著墨祇差一點兒,這倒像是煮飯,煮出來的是半生熟米,老是差點兒,此乃港產片的通病,角色之間的衝突卻完全擊不出火花,把歷史故事演繹成武打片,讓觀眾看連場打鬥認為已交足功課,就是黎明、甄子丹、謝霆鋒每個在片中壯烈犧牲的角色變得死不足惜,真箇可惜,但編導諸君卻由於港產片蜀中無大將,能提名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編劇、最佳導演是意料中事,至於影評人及評審委員往往水平及要求甚「低」,萬一拿到獎項也不一定。

看完「十月圍城」,全片十多個演員的角色沒有一個令我留下印象的,云云眾多男角,至少也能寫出一個義薄雲天鐵錚錚的漢子吧,對不起,每個角色都是寫得嬌扭做作,我一邊看一邊雙手互相揉著手臂,以免我的汗毛直豎。

首先說王學圻演的富商,說他娶了懷有甄子丹骨肉的范冰冰,要寫他仗義慷慨性格就是簡單容易,可以參詳以前的「春光花月夜Fanny」,片中的老傢伙司花利亞為保全女主角李斯妮嘉儂未婚有子的名節,甘心娶了她,並把賀玆保荷斯的骨肉視為己出,片中這份慷慨行為令我等友儕十分敬仰,眾友以前看過此片的至今仍津津樂道,怎樣寫法?讓我來開個竅吧,簡單之至,就加插三場回憶鏡頭,第一場是拍的是王學圻對范冰冰有意,兩人初次在市集中邂逅,一個雙方眼神接觸的凝鏡即可,第二場是拍夜間,地點是王學圻府上,范冰冰去祕密夜訪他,向他細訴自己懷孕,不想兒子產下來有個窮困的父親,饔飧不繼,王向范問她肚中骨肉是誰人經手,她搖頭,狠咬下唇,眼淚盈眶也不肯說,但王亦不勉強她,看著她,沉思片刻,搖著身旁茶几上的銅鈴,召了管家進來,向管家道:「此乃我要納的新姨太太。」,第三場是王學圻納妾之夜,王在洞房之夜寧可挑燈夜讀,也不與范同寢,這樣什麼義氣、俠氣都出來了,倒不用拍了他去挺身阻撓曾志偉的香港幫辦去禁止報章出版,這幾場也拍得不好,可以拍得更好的,但我又何苦多寫,拼命要把錢塞進人家口袋呢?何況人家也不一定知道,也未必領情。

至於甄子丹這個角色,寫他是深藏不露、臥虎藏龍,一直以來忍辱負重,但也應有一兩個鏡頭拍攝他武功不凡,可以拍他朦面夜行,闖入警衛森嚴的皇家警察總部,把英國人調查王學圻的祕密檔案偷出來,他身手敏捷,幾下子把十多個巡警守衛擊暈,然後更放了把火燒掉檔案室才大模大樣離去,他再潛入王學圻府,把一疊檔案交給舊情人范冰冰,祇是私下想見舊情人及女兒一面,然後黯然離去,這樣比拍他在通衢大道去追黃包車為見親生骨肉一面那場更好,這樣再拍他與大內高手對打,也不至他變得突然孫悟空鬼魂附身,既神勇又屢打不死。

至於一夫當關,萬夫莫敵的黎明更是拍得無稽,一向自暴自棄的他,披頭散髮突然搖身一變成為翩翩公子,屹立在斜樓梯道上,以一敵百,但先前沒半點提示黎公子是如此神勇,這樣說當年香港豈不是滿街都是深藏不露的高人乎?應該拍他是由巡警甄子丹經過路邊,用腿踹開他,怎料被他閃避過了,甄子丹不服氣再向這乞丐展一腳,亦被他側身避過,這處可讓武術指導搞出新招式來,然後甄子丹郯遽單膝抱拳下跪,拱拳為禮,他是見識了高手,也可突出甄子丹的氣量,大家祇是萍水相逢,祇有一面之交,日後兩人同為國殉難就感人得多了。

至於說此片的主軌,一群忠義之士白白犧牲性命去救一個來香港過境稍作逗留的國父,也太荒誕不經了吧,枉說中國人智謀策略俱佳,想出這餿主意的人搞什麼革命呢?祇是徒令許多俠義之人失去性命,可說是「一籠傻鳥」。


也不再說了,否則說多錯多,人家會說我是吹毛求疵,雞蛋裡挑骨頭,而且寫的、拍的也是見仁見智,戲法巧妙各不同,況是電影已拍了出來,而且此片已有許多有識之士批評過了,我再來說也份屬多餘,我憋了這麼久才說也有點「馬後炮」了吧,「馬後砲」我故意寫成馬後炮,馬後面一「炮」,就是馬屁,我有點自視略高,就算體積較細的蒙古種馬也比狗稍高一點兒吧,我說的倒不是「狗屁」而是「馬屁」,兩者也有共通性,同樣是「不通」,祇是愚見,敬請多多包涵。

我在此祇能奉勸諸位大導演一句,別犯了自視過高的毛病,也要多看點經典電影,因為經得起時間考驗的東西才算是經典,電影是第八藝術,也跟繪畫、音樂其他藝術有共通性,就是多參看前人的作品,由別人拍的好電影裡取經,經典電影看多了,潛移默化,也該知道劇本好壞怎樣取捨,才能建立出自己的風格,正如「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

上述的兩部片,一部是在義大利拍的B級片,一部是投資龐大的香港A級片,拍出來後的成績卻是對掉了,A級淪為B級片,B級卻晉升為A級片,讀者諸君,期望各位有機會看到兩片,以作引證一下我說的是否「馬後炮」吧。

2010年3月21日

2010年3月11日星期四

疊影迷情 之86 第82屆奧斯卡金像獎觀後感

疊影迷情之86 Movies Crossover 86

第82屆奧斯卡金像獎觀後感

第82屆奧斯卡金像獎已塵埃落定,派過今年的成績單了,今年的賽果無甚驚奇,也無須有何驚奇,因為有時候拿幾部電影及演員來作出比較,也不一定是自己覺得選的才對,正如我常說看電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觀點,但人人各異。

怎可說梅麗史翠普的演出比珊迪娜布洛好,兩個角色的演繹完全不同,正是各花入各眼,評審委員會裡相信也有不同意見,況且是奧斯卡金像獎還有很多政治因素,局外人又怎能瞭解呢?就是競逐者也會摸不著頭腦,眼見金像獎落在別人手裡,表面上還要裝出大方,祇能回到家裡才向配偶發洩怨憤,或是痛哭一頓,祇好祈望來年接到好的劇本,捲土重來。

諷刺的是珊迪娜布洛剛拿了個金草莓獎,說她演出很爛,反過來這邊廂卻公認她演技出眾,依個人意見,她演出的「守護有心人」祇不過是稱職而已,換了誰也可以演得好,不過美國要對幫助弱勢社群的人特別表揚,對人情味濃的電影也會打上高分數,說真心話這幾年人情味濃的電影也寥寥無幾,若不加以表揚,日後的電影祇是充積著暴力和新科技,大眾會被直接的視覺刺激蒙閉了心智,再難拾回人情味,所以我也讚同奧斯卡這項賽果。

如今的電影大不如前,人情味缺乏,許多電影看過了祇是過眼雲煙,也記不起來其中劇情細節,也沒有幾部電影可以扣人心弦,時移勢易,現代人對感情的表達當然與以前不同。

今年奧斯卡電視播影時剛巧我早上沒看,晚上重播我碰巧又要當義工,無暇看得著,回到家裡祇能吃末席,看的祇有最後幾段,幸而有錄影機才可窺足全豹。

說實在話,看了也不覺得今年這場世界期待的大型節目有何出彩,比去年差得多了,今年兩個主持司儀是史提夫馬田和艾力寶雲,看見兩人在台上插科打諢互相揶揄對方,又調侃台下競選人,也不覺得撰稿人的點子特別好笑。鏡頭一轉,拍攝台下的競選人,看到佐治古尼板起面孔,如坐針氈,像是巴不得節目馬上結束,聽台上兩人說行內笑話他有若受苦受難,我也為他難過,既然來了,也知道是眾目睽睽,何必扮酷?他就是演技用不其所,難怪他會落選。

不過今年的收視率不跌反升,汲納了青年人看新偶像出來亮相,這種賣點明年還可以重施故技嗎?正如史提夫馬田對新晉偶像說:「瞧瞧我倆(他跟艾力寶雲) ,這就是五年後你們的樣子。」這話倒是一針見血。

今年的舞台設計也不好,舞台伸展一道弧形橋,把台下觀眾劃分兩部份,兩名司儀站在前面的橋上表演相聲,括弧內的貴賓席難道全都要轉過頭去看嗎?

作為電影迷,這大型節目不好看也要看,也正如典禮開始時有記者問梅麗史翠普為什麼她每年都來捧場,她回答是:看到這麼多明星都穿得整齊出席這盛會份屬難得。對,我們電影迷就是想看一些久違了的明星出來亮亮相。明星就是有魅力,看他們衣香繽影也是享受,看久違了的明星也驚嘆她們怎會衰老得這麼快,就是穿上價值連城的晚裝也沒法令歲月的痕跡減退了些。

就如珊迪娜布洛,她的化妝像是在面上噴了一層膠膜,把面皮凝固得皮肉不能隨便活動,虛假得像是剛從蠟像館搬出來湊湊熱鬧。

至於今年出來宣布悼念逝去的影藝人環節的狄美摩亞Demi Moore,她穿的黃金色晚裝跟她膚色差不多,她身裁美艷如昔,保養得宜,但跟她在「人鬼情未了Ghost」的美麗、楚楚動人已是截然不同了,她欠缺的是當年那種青春的氣質。

今年悼念殞落的群星中,當然有跟她合演「人鬼情未了」的柏德烈史域斯Patrick Swayze,想起他病重時期的照片,他瘦骨嶙峋,令人唏噓不已。

這個環節由音樂人占士泰萊James Tayler用吉他彈唱披頭四The Beatles的名曲「在我生命裡In My Life」,歌和詞都寫得優美,但我看到占士泰萊也認不出來,他以前是長髮披肩,久違了一段長時間,如今他竟然禿了頭,比實際年齡老了很多,而且他以前的形像是穿牛仔褲,穿便服,現下他竟穿上整套黑色晚禮服,不是令我眼前一亮,而是令我要擦乾淨眼垢,看個清楚是不是占士泰萊,這位出色的民歌手的彈唱功力自然不容置疑,他曾作過「你有一個朋友You’ve Got A Friend」,歌與詞俱佳,是他作給他前度女友卡露京絲Carol Kings唱的,還有「火與雨Fire & Rain」都成了經典金曲。

我每次看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就是引頸以待這個環節,看看那一位認識的藝人逝去,去年離開的藝人中還有演過「鐵金剛勇破神祕島Dr. No」的歹角「諾博士」約瑟韋仕文Joseph Wiseman,他是得享高壽,終年91歲,他演過伊力卡山導演的「薩巴達萬歲Viva Zapata!」,他的第一部電影是由威廉韋勒William Wyler 導演的「偵探故事Detective Story」,他多是當大配角。

去年離開的還有珍茜蒙絲Jean Simmons,年青時很漂亮動人,是端莊和性感的混合體,也曾火紅過一段時期,令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聖袍千秋The Robe」,聖經片,是她跟域陀米曹合演,「埃及人The Egyptian」,還有「錦繡河山The Big Country」,她跟格力哥利柏和查路登希士頓合演的西部片,最令人難忘的是她在「風雲群英會Spartacus」演的古羅馬性感女奴,跟著發起奴隸革命的卻德格拉斯Kirk Douglas反抗羅馬暴政,爭取自由,此片明星眾多,她曾是「風流劍客」史超域格蘭嘉Stewart Granger的妻子,離婚後改嫁給導演李察卜斯Richard Brooks,後來多在電視片集中亮相。

另一位也是曾紅透半邊天的珍妮花鍾士Jennifer Jones,她也演技出色,曾屢獲提名競選奧斯卡最佳女主角,我最喜歡她跟約瑟歌頓Joseph Cotten合演的「珍妮的畫像(台灣譯名)Portrait of Jennie」,這部黑白片在最後一刻才有彩色鏡頭,是鬼異神祕故事,與王爾德的小說「道林格雷的畫像Dorian Gray」有異曲同工之妙,她又跟洛赫遜合演了「戰地情鴛A Farewell to Arms」改編自海明威的小說,她演的電影很多,最令人有深刻印象的是她跟威廉荷頓William Holden合演的「生死戀Love is a Many Splendor thing」,她演一個香港的混血兒醫生,電影也在香港拍攝,自此令威廉荷頓不是愛上了她,而是愛上了香港,此片的主題曲也成了經典金曲。

逝去的還有「功夫」電視片集的「草蜢仔–金桂祥」大衛卡路甸David Carradine,他是去年在泰國玩性自虐,豈料樂極生悲,翹了,還留下死因不明的疑團,他在影壇沉寂多年,近年才憑一部「標殺令Kill Bill」鹹魚翻身,沒想到再也無法再攀高一點,相信以他這一生也與天堂無緣吧,命運真的奇妙,不得由人強求,當年他拍「功夫」片集紅極一時,但片集完了,他轉戰大銀幕卻是鬱鬱不得志,拍的都是B級片。

至於出生於演員世家的影劇兩棲女演員娜塔莎李察臣Natasha Richardson也殞落了,她的外祖父是英國莎劇演員米高雲紀夫爵士Sir Michael Redgrave,父親是60年代英國新浪潮派導演東尼李察臣Tony Richardson,他以「長跑者的寂寞The Loneliness of the Long Distance Runner」成名,後來執導了由亞爾拔芬尼Albert Finney演的「風流浪子脂粉客Tom Jones」,她母親是雲妮莎雲姬芙Vannessa Redgrave,她演戲不多,主要是她丈夫是「舒特拉」李安納臣Liam Nesson。

演員明星中還有「大鼻子」卡路馬丹Karl Malden,他有一個又大又方型的鼻子,天生異稟,當不成小生,祇好當性格演員,是個昔日炙手可熱的大配角,正邪皆宜,演過與妮妲梨活的「玫瑰舞后Gypsy」、與馬龍白蘭度合演過「碼頭風雲On the Waterfront」和相隔二十多年後的「獨眼龍One-eye Jack」,他人可能人緣好,跟史提夫麥昆連續兩年合拍了「賭王衛冕戰Cincinnati Kid」和「鐵膽雄風Nevada Smith」,又在「天牢長恨Birdman of Alcatraz」與畢蘭加士打合演,他演個嚴厲的獄官,後來他轉入電視界,跟米高格拉斯Michael Douglas當警探搭檔,演出片集「The Streets of San Franciso」,他還在1951年跟馬龍白蘭度合演的「慾望號街車A Streetcar named Desire」拿過奧斯卡最佳配角獎。

當然還有半紅不紫的演員逝去,那是胖子諧星唐狄路易斯Dom Deluise,他專演小人物角色,胖嘟嘟的,說對白如念急口令,在電視界有個人片集「The Dom Deluise Show」。另一位是朗斯化Ron Silver,他樣子長得帶點邪氣,多演歹角,演過「施活的遭遇Silkwood」,女主角是梅麗史翠普,她憑此片也提名過競選金像獎最佳女主角,另一部是「霹靂藍戰士The Blue Steel」,導演是今屆奪取最佳導演的嘉芙蓮碧賈露,他還客串演出過「白宮群英The West Wing」電視片集中為總統出餿主意的律師。

我所認識去年過身的演員就是這幾個,當然還有遺漏,也不單是我有錯,連奧斯卡資料組也遺漏了「神探俏嬌娃Charles’ Angels」的花拉科茜。

至於導演有金安納京Ken Annakin,這位是長壽英國籍導演,作品奇多,擅長拍群星合演的大片,例如著名的「碧血長天The Longest Day」、「飛行大競賽Those Magnificent Men in Their Flying Machine…. 」英文片名長過「水蛇春」,此笑片網羅了各國諧星演出,英國籍的有崩牙佬–泰利譚瑪士及不文山–賓尼希路Bunny Hill,積高Jackel狐殺手–占士霍James Fox和義大利的亞拔圖蘇地Albert Sordi,由於是美國資金拍攝,主角是大塊頭–史超域韋曼Stuart Whitman,配搭的女星是莎拉米路斯Sarah Miles,她是當年大紅童星莎莉米路斯Sally Miles的姊姊,尊米路士爵士Sir John Miles 的女兒,又是演藝世家,一門幾傑。他還執導了「坦克大決戰Battle of the Bulge」,也是眾星雲集的二戰歐洲戰場片,斬柴佬–查理士布朗臣也不過在片內當個小角色。他也是九十多歲高齡才壽終正寢。

驚瞥一眼,這悼念片段裡還有幾個編劇,義大利的有圖利奧潘拿里Tullio Pinelli,他是大師費里尼的御用編劇,作品有「大路之歌」和「露滴牡丹開」。擅長寫喜劇的納利基路拔Larry Gelbart,作品著名的有「杜絲先生Tootsei」、和佐治賓斯演的「上天打救Oh, God」,和「抬錯棺材死錯人The Wrong Box」。還有荷頓富提Horton Foote,他寫過格力哥利柏奪取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的「怪屋疑雲To Kill a Mockingbird」和馬龍白蘭度、羅拔烈福、珍芳達演的「追The Chase」,還有幾個編劇,在此也不再贅述了。

不過今年奧斯卡一如以往,還洗不脫政治因素,把最佳電影大獎頒給「拆彈雄心」,是因為要提醒眾議院要注視伊拉克的增兵或撤軍問題。也是各花入各眼,不過「阿凡達﹞撇開科技效果,祇是一部平庸的宣揚大美國鋤強扶弱電影而已,若把多項獎項都給了占士金馬侖,他又會樂極忘形,高舉金像獎大叫:「我是"宇宙"之王。」了。

多屆奧斯卡的所有獎項也未必迎合各人口味,就當是看了一場時令的大秀好了,每年都有,卻無驚無"奇",又過一年,明年又來熱鬧一場,相信也跳不出公式的框子,已成為每年必看的綜合派成積單節目,不想看也要看,否則怎稱得上是標準的電影迷?

2010年3月10日

2010年3月7日星期日

疊影迷情 之85 治療侯活曉士

治療梟富曉士 Heal The Huge Hughes

本篇文章英文標題是「Heal The Huge Hughes」,三個同音字讀來十分拗口,第一個是Heal是治療,第二個Huge是偉大,第三個Hughes是侯活曉士Howard Hughes,,文中略談曉士的隱疾如何治療,曉士是美國二戰時期一個有創意的超級大富豪,他設計及製造了「大力士」運輸飛機,又私自建做過潛水艇,年青時風流韻事不絕,夜夜笙歌,泡過不少著名女星,晚年卻歸隱賭城,行為詭祕。

曉士已作古多時,像他這個如此傳奇人物,好萊塢製片家怎會放過開拍他的傳奇片?也曾拍了幾部,包括了電視劇,最著名的莫如馬田史高西斯Martin Scorsese執導的「飛行大亨 The Aviator」。由李安納杜狄卡比奧Leonardo Dicaprio演候活曉士,姬蒂白蘭芝Cate Blanchett演嘉芙蓮夏萍Katharine Hepburn,姬特柏堅絲凱Kate Beckinsale 演一代嬌娃、赤足天使亞娃嘉娜Ava Gardner。

電影拍得很長,著墨點在侯活曉士跟兩位女星的愛情,兩段愛情也無疾而終,其實嘉芙蓮夏萍一向傾慕單戀史賓沙德里西Spencer Tracy,人所共知,而亞娃嘉娜更多艷史,先與米奇龍尼結婚,後來又跟瘦皮猴金嗓子法蘭仙納杜拉相宿相棲,不少男星垂涎她美色,她卻不大揀擇。先說姬蒂白蘭芝,要她來演嘉芙蓮夏萍,她沒有嘉芙蓮夏萍的獨特氣質,外形又不太像,演出祇有吃力不討好,姬特柏堅絲凱美是美,但跟亞娃嘉娜還有一段距離,不像,也不入戲。

片中還描寫曉士有潔癖,不斷揩抹雙手的習慣,電影已上影多年,連電視台也重播不少次,不再談了,祇是覺得馬田史高西斯的執導水準時高時低,也難為他了,拍攝傳奇人物片,不能生安白造,但曉士生平充滿傳奇色彩,他也拍不出彩,曉士跟小鬍子愛路扶連Errol Flynn是臭味相投,愛路扶連是風流鬼,比亞娃嘉娜更不揀擇床上玩伴,曾經有一次由曉士資助他為美軍籌募軍費活動,他竟脫光衣服在網球場跟另外一男兩女光脫脫對打,真箇前衛,這次活動若是讓二戰戰場上的美軍知道了更士氣低沉,後悔沒回祖家欣賞這場別開生面的籌款好戲。

早在1964年,已有一齣戲影射侯活曉士,電影叫「江湖豪客Carpetbaggers」,拍得更富戲劇性,當年還用70米厘影片攝製,特大銀幕放映,算得上是大製作。

這部戲比「飛行大亨」更好看,更傳奇,娛樂性高,電影由夏路羅賓斯Harold Robbins小說改編,夏路是暢銷小說作家,寫小說又勤力又快速,作品很多,他本來是個會計師,挺會計算小說情節的高潮起伏,主要是他算得準確。

他蠻有頭腦,小說的題材每每影射名人、明星,讀者偏又愛看如似幻如真的公眾人物祕史,他的小說情節峰迴路轉,描寫性愛特別淋漓盡致,他成為炙手可熱的名小說家並不簡單,作品既受歡迎,好萊塢的製片商都成為他的老主顧,買下版權改編電影,觀眾看過電影再看他的小說,令他更名利雙收,財源滾滾來。這本「江湖豪客」的小說我沒看過,但我那位朋友說是值得為他豎起兩根姆指讚譽,說小說跟電影一樣棒,當然他的作品文學藝術性方面不高,入俗,嚴肅的作家及讀者稱之為「Glossy Soaper」,意謂膚淺八卦肥皂劇製造商。

電影,我看了已有一段時間,但覺得電影足拍了兩個多小時,一點也不覺得沉悶,珠玉在前,反而我看「飛行大亨」時奄奄欲睡,不時摔摔頭令自己清醒些繼續捱下去,怕打瞌睡接不上劇情,看了後,覺得小睡片刻也無妨。

喜歡馬田史高西斯的朋友說「飛行大亨」好看,但我不以為然,我覺得馬田拍的「賭場風雲Casino」好看,往後他的作品卻是沉沉悶悶,沒甚驚喜。

這好像已成為定律,同一題材,一旦重拍就是比不上前作,少有例外,好比吃過一個菜色,隔些日子再吃,味道總是比不上第一次嚐的時候好吃。正如馬田重拍香港的「無間道」,無論財力人力都比香港雄厚,但拍出來卻不好看,幸而奧斯卡金像獎評審諸君對那屆是蜀中無大將、寥化作先鋒,所以最佳導演函頭才贈了給他,說真心話他的「無間道風雲」比以前他的作品大為遜色。

「江湖豪客」擺明車馬是影射侯活曉士,由佐治畢柏George Peppard來演,當然名字改了,是如有雷同乃屬巧合,夏路羅賓斯是做過詳細的資料搜集才寫成小說,就是瞢眼人也瞧得出男主角是誰的化身,祇不過當然夏路和編劇都加大量調味品泡製,才做出色香味來奉客。當年佐治畢柏就跟如今演「飛行大亨」的李安納度迪卡比奧年紀相若,同樣是芳華正茂。

故事說佐治畢柏是個富家子弟,痛恨父親生前拋棄他生母,小時更心理已不大平衡,父親去世後他連先父的情婦也要繼承,上了她,真是肥水不流別人田,而這位艷婦就是卡露碧嘉Carroll Baker,她演的角色是影射當年金髮性感女神「珍哈露Jean Harlow」,曉士曾經監製過珍哈露演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空戰電影「地獄天使Hell Angels」,他是個飛機迷,所以後來製造了「大力士」運輸機。「江湖豪客」其中有一場戲是她在狂歡派對裡喝醉了酒,幾乎脫得清光,攀上天花板上的水晶吊燈上搖幌,在片場拍攝時竟弄假成真,水晶燈真的塌下,令她遍體鱗傷,真的為她痛心,當個親力親為的演員實在不易,以後她拍電影也不敢赤身露體示眾了,她一向憑大膽暴露作賣點走紅,那趟意外令她從良,修進演技才站得住腳跟,隔了多年再偶然在電影裡看見她擔當小角色,她已又老又肥,歲月對她肆意摧殘,想起她昔日是顛倒眾生的性感美女,祇覺歲月真的殘酷無情。

電影出彩處是描述曉士本來是個冷酷無情的人,對人寡情薄義,沒有真正的朋友,他唯一談得來的朋友是他的師父,此角色叫「內華達州史密夫Nevada Smith」,是個有傳奇經歷的西部牛郎,由亞倫烈特Alan Ladd來演,亞倫烈特祇有五尺六寸(168公分) 高,在洋人中算是「雞立鶴群」,是憑一張俏臉走紅,由於羅賓塑造這角色出色,後來由義裔片商約瑟李雲Joseph F Levine買下版權,由西部片老手亨利夏打威Henry Hathaway操刀,由壞孩子史提夫麥昆Steve McQueen擔當演出,這部片我也看過,是過眼雲煙,片名好像叫「江湖豪俠傳」。

其中主要一場是內華達州史密夫終於對曉士的所作所為看不順眼,跟曉士對打一場,要用拳頭教訓這小子,這場決鬥打得激烈,亞倫烈特也賣力演出,導至心瘁交疲,拍完此片後也沒機會出席首影禮就去世了,終年五十一歲。

不過內華達州史密夫教訓了曉士後,令他醒悟做人處事的道理,治好他的隱疾,做個君子,但這祇是電影橋段,現實中曉士依然性格孤僻,行為怪異,當年「花花公子Playboy」雜誌有篇文章探討此人,說他晚年時長髮披肩,蓄了像印度苦行僧的長指甲,穿得邋里邋遢,住的是拉斯維加斯「金沙」飯店高座,連服侍他的人也不容易見到他一面,他又喜歡偷偷摸摸地溜出來,沒有人知他行蹤。

要說說「江湖豪客」的花絮,這部電影導演是愛德華戴域Edward Dmytryk,商業片老手,男主角佐治畢柏跟女主角伊莉莎伯雅殊Elizabeth Ashley後來又合演了兩部戲,這對俊男俏女是賣座保証,結果他們互生情愫,假戲真做,雙方都跟原來配偶離婚,正式結為夫婦,伊莉莎伯還為佐治生了個孩子,現在他們的兒子基斯丁畢柏當了小說作家,但他們的婚姻祇維持了六年而已。伊莉莎伯雅殊樣子清秀脫俗,是安德莉夏萍型,她有對大眼睛,明眸皓齒,嘴巴闊大,她仍在舞台劇演出,現在看見她的照片也風韻猶存,歲月有點偏心,對她卻倍加愛護。

順道一提,佐治畢柏終年六十六歲,他後期在電視界再「鹹魚翻身」,晚年拍的電視片集「A Team特務奇兵」現在改編為電影,由「舒特拉的名單」的利恩里遜Liam Neeson扮演他的頭目角色。

剛才說到曉士晚年行蹤詭祕,行為怪誕,後來有齣低成本製作的小品電影:「萍水相逢Melvin & Howard」,由保羅納米Paul LeMat、謝遜羅伯斯Jason Robards及瑪麗仙寶根Mary Sleenburgen合演,保羅納米演的男主角馬榮是個有夢想但窮困的送牛奶運輸車司機,某日他收到一筆由侯活曉士給他的遺產,數量可觀,原來是他在某個晚上在路上接到一位流落在沙漠荒野的老頭兒,老頭兒在乘他的便車時跟他談得投契,說自己是侯活曉士,他不以為然,大家是萍水相逢談得來就算。

哪知道經此一夜相識,曉士竟送他一份遺產,証明當夜並非向胡謅,這片由莊立勳狄美Jonathan Demme執導,劇情環繞男主角馬榮的家庭生活,一個普通人由平庸生活到領取大額金錢的變化,簡單不過,我看過也印象不深,謝遜羅伯斯雖然是領銜主演,排頭位,但他出場不多,比女主角瑪麗仙寶根出場還少,不過此片卻令謝遜羅伯斯和她各獲1980年度的奧斯卡金像獎男女配角提名,而她竟拿到金像獎,這倒是「有心裁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的怪現象定律。

關於神祕大亨侯活曉士的資料我祇能將僅有的記憶印象全寫下來,可能會有更有趣的,基於緣份,我沒有像馬榮的奇遇,所以祇有這些了。

2010年1月5日

疊影迷情 之84 疑竇 Doubt

Doubt 「竇疑」

昨晚跟石琪去看了「Doubt」,中文譯名是「聖訴」,這是我認為是本年度頭炮最好的電影,看了回家興奮得徹夜難眠,的確是多年來沒看過這麼好的電影,有緣得看能不興奮哉,這部電影已列入我收藏經典電影名單內了。

把「Doubt」譯作「聖訴」之人該打三十大板,倒不如直譯為「竇疑」,又切題,既同音,如今電影譯名真的不知所謂,中港一樣差勁,大陸把鐵金鋼最新一部「量子殺機」譯作「來溫之戀」,還以為是愛情片,不該也打不行。

「竇疑」一片由梅麗史翠普和菲臘西摩荷夫曼合演,另加一個艾美雅當絲,梅麗史翠普好演技已不在話下,她每部演出的電影都敬業樂業,交足功課,絕不欺場,至於菲臘西摩荷夫曼自從拿了金像獎後,每部電影角色不同,他很多時候都有出人意表的演出,但有時候他接上不好的角色,他就馬虎隨便了事,像「職業特工隊 第三集」他演歹角,真的令人憎厭,不是他的歹角太壞,而是他的演技太壞了。

在這部「竇疑」的電影裡,荷夫曼演神父,演技無瑕可擊,他被梅麗史翠普演的修女懷疑他犯了褻童癖,跟他鬥法,結果他自動引退。事源在甘迺迪被刺殺後那年發生的事,他對一名在白人中學中的黑人學生特別照顧,其實那名黑人學生的性傾向早有問題,而在白人念的中學裡屢受排斥,荷夫曼的神父不過是挺身而出而已,只可惜此君遇上一個對宗教過激的修女校長梅麗史翠普,以小小蛛絲馬跡則大做文章,結果他是好男不與女鬥,諳然辭職。

梅麗史翠普演的修女,一身黑色衣服,只露出一張冷峻而蒼白的臉,她的修女服裝是當年「五月花」May Flower載著新教徒登陸美國新大陸時的新教徒女教徒的服裝,新教教徒也是嚴守清規,以過苦日子為樂,她演的修女嚴守清規,自定規律,不准吃糖,喉糖也不行,不准聽流行曲,聖誕流行曲也不行,最妙是與她同檯吃飯,把嚼不下的肉塊吐出來也不行,不准用原子筆,殊多不准。

這種清規自律的宗教徒我接觸也不少,我有一位親屬,她以前是在天主教修女學校唸書,有一次眾女生中有人傳出廁所鬧鬼,其中一名修女把那名不敢單人如廁的女生關進那廁所去,結果經過一段時間放出來時那女生已瘋了。我又有一位親屬篤信宗教,中學後期已視看電影為罪惡,像我之輩對她來說已是罪惡滿盈了,後來她唸完了大學出來謀事,第一套她看的電影是「華爾滋大王」,由基榮馬遼演,她一看後竟迷上了他,後來連他演的「特務117」也覺得好看,其實此君的「特務117」是低成本黑白跟風之作,全片唯一的精彩是他的較剪腳殺敵,比起如今的武打片根本是小兒科之極,但她那裡知道在她成長期中她漏掉許多美好的明星?例如亞倫狄龍,孟甘穆利奇里夫,若成熟一點的還有辛康納利?

其實基督教世界裡信奉耶穌,許多教徒都把耶穌為世人贖罪捨命應為信奉祂該嚴守清規,但祂絕不是個古板的人,在聖經裡可見祂在其他教徒的婚宴裡留到最後還不離開,直至酒喝光了,祂把水變作美酒,這是主所行的神蹟之一。

而耶穌是熱愛兒童,祂說過﹕讓小孩子到我這裡來,不要攔阻他們。對於犯了姦淫罪的女人,耶穌也挺身而出,擋著用石頭砸她的人,祂拿起石頭說﹕「誰沒有犯過罪的人先拿起第一塊石頭吧。」所以有”Cast the first stone” 這句成語了。

耶穌宣揚的是「愛」,是普及,是毫無保留和無私的愛,但如今信徒多少能做得到?包括我本人在內。

在「竇疑」開始不久,梅麗史翠普站在二樓,居高臨下,看見其中一名男生輕觸了修女艾美雅當絲手肘一下,她馬上召那名男生去受罰,這是電影的點題,修女艾美因為在上課時,神父荷夫曼召了那名黑人男生到辦公室,她又偶爾看見荷夫曼把那黑男生的內衣放進儲物箱裡,她開始對荷夫曼產生懷疑他是褻玩那小黑子,於是向梅麗史翠普投訴,兩個修女「懷疑生團結」,發展下去,艾美覺得梅麗是過份偏激,導至「主觀促分離」,再不同情她了。

梅麗史翠普是宗教走火入魔,當艾美已深信荷夫曼的解釋,但梅麗仍堅持己見,甚至出下三濫手段逼走荷夫曼,其中一場她去接見黑男生的母親,人家直言自家兒子性傾向有問題,但她仍苦苦相逼,要那家長承認荷夫曼有罪。她那種幌著宗教正派的旗幟,洩己私慾,就如金庸之「倚天屠龍劍」裡的峨嵋派教主-滅絕師太一樣,可怕的是,這類人比比皆是。

我在電影散場時聽見後面有兩個影評人在討論究竟荷夫曼有沒有侵犯過哪黑男生,真的想回頭過去訓他們一頓,電影討論的絕非這問題,但念頭一轉,若我這樣做就犯了梅麗史翠普同樣的錯誤,執著和偏激了;人人觀戲各有己見,何苦要他人依你見解?看電影有教育意義,我看了就有所得了。

這部電影的導演兼寫劇本,劇本寫得緊湊,前後呼應,開始時,神父荷夫曼把一個用磁石轉動的跳舞小玩偶送了給那黑男生,就是有暗示要改變他的性傾向,在中段時,荷夫曼對著一群小男生談舞會結識女伴之事,有小男生問他若是屢請女孩也被拒的話該怎樣辦,荷夫曼答道﹕「哪你該考慮像我一樣去當神父了。」這神父講道短而精,其中一段論及說是非,他說說是非的人就像在屋頂上戳破一個羽毛枕頭,羽毛四處紛飛,就像謠言,一旦散去再檢回來就困難了,言簡意賅。當黑男生在學校走廊中,荷夫曼避嫌推門進課室裡,直至黑男生被欺侮,功課散落地上,人人踩過,荷夫曼才出手相助,用擁抱身體接觸來安慰他,聖經也教導人應扶助無依者,荷夫曼只不過是盡責,但帶著有色眼鏡看事物的人就說是荷夫曼有戀童癖了,我記得有個猶太拉比說過,人人都是透過一塊玻璃窗看事物,但有些富人只會透過玻璃窗看到自己不能看到別人,因為那些富人的玻璃窗一邊是塗上了水銀。其中一場就是梅麗史翠普站在窗前腑覽荷夫曼在樓下碰了教區主教一下,她就認定了荷夫曼有同性戀傾向,以此指控他。

荷夫曼演的神父愛蓄長指甲,又成了梅修女的控訴,我記得許久以前有部叫「PJ」「流氓保鏢」的電影,由佐治畢柏演,他演一個保鏢保護女主角到羅馬去,殺手沿途追殺,他在通往羅馬的火車廂裡看見一個神父指甲修得整齊,他懷疑那神父身份,那神父對他說因為要到梵諦岡見教宗,所以才會修甲,結果那名神父真的是歹幫派來的殺手,這只是令我聯想起來而已。

1月22日2009年

疊影迷情 83 梅麗史翠普之對決 Meryl VS Meryl

梅麗史翠普之對決 Meryl Vs Meryl

一年一度的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又在星期天2010年3月7日舉行,由於時差,香港播出的日子是3月8日上午8時半,洛杉磯剛好是前一天,梅麗史翠普今年也獲提名,此乃她第16次提名,包括已提名競逐過最佳女配角;當一個演員在演藝事業上能屢獲提名,公認她是演技一等優越,這對她來說是此生無悔了,的確是,她演每部電影也出神入化,恰如片中角色的身份,令該角色注入生命的真實性,一個以演戲為職業的人能有如此成績,乎復何求?

看過了「茱莉對茱莉亞–隔代廚神Julie & Julia」一片,我很喜歡這部電影,原來想寫一篇長文,寫了一半因俗事繁忙,擱了筆沒再一鼓作氣寫下去,及後看了「複雜關係It’s Complicated」,不能不寫寫這位超級女星Super Actress。

我喜歡前者是滲入了幾種私人情感因素,喜歡的是片中另一位女主角茱莉–由艾美亞當絲Amy Adams飾演,我看過她跟梅麗史翠普合演過的「疑竇(港譯:聖訴)Doubt 」,她的演技確稱得上可跟梅麗史翠普旗鼓相當,她演一個紐約市的少婦,為理想寫了一個自己「喜嗜」的網站,默默地幹,祇求耕耘,不問收獲,結果終於成功,達至理想,她的行為正如我一樣,孤獨地苦幹,祇是祈望拙文能多些知音者欣賞,另一原因是我嗜吃,我饞嘴本性乃街知巷聞,對有關吃的東西倍感興趣,看著電影裡的烹調過程,腦海裡已幻想出那種味道來,其他是電影寫的是兩個素未謀面的主角,衍生出一段故事,這種擬寫手法我十分傾慕,祇是力有不逮,祇能欣賞人家的作品,自己卻寫不出來。

梅麗史翠普在「隔代廚神」片中演一個美國派駐法國的領事館職員的妻子,因百無聊賴而學法國廚技,在專心一意的學藝達至學有所成,她在片中是個身裁高大而略胖的家庭主婦,尤其是美式典型樂觀派太太,片子開頭還認出是她,到了半場已認定她就是那位「茱莉亞」化身,看著的是茱莉亞的紀錄片,她已自然而令觀眾毫不察覺下完全融入了角色,此種功力絕非其他人可及其一二。

說美麗,梅麗史翠普談不上特別漂亮,而且欠缺了天生的氣質,與上一輩的演員明星差了一截,就是1979年她競選最佳女配角提名,演出「獵鹿者The Deer Hunter」裡的少女,當年她擁有青春,但仍不覺得她漂亮動人,她的五官輪廓是鼻樑窄而太尖,面頰上兩塊肉略大,她的美祇算普通,但她是將勤補拙,以演技來散發她的魅力,而確也是她的魅力由銀幕上漫不經意的滲出來,如輕風,如空氣,觀眾在不知不覺間已被她的魅力迷住了。

女性的年齡是個祕密,我在此也來溫馨提示幾句:「所有過了三十歲的女性都應該開始患上間歇性失憶症,但什麼也不可忘記,最重要的是忘記自己的年歲,出生年份可忘必忘,但出生日子切勿別忘,因為生日仍可舉行慶生會,生日禮物照收如夷,這樣才可維持青春永駐心態,別讓兩位數字打垮了自己,到了有三位數字那時才公開自己年齡的祕密吧。」我也無心無意去查梅麗史翠普的年紀,也不想揭露人家年齡,積點陰德,但在「複雜關係」片中,她演個風韻猶存的離婚婦人,連最小的么子也大學畢業了,仍風情萬種,她確是艷光四射,渾身充滿女人味,連前夫也願捨棄年青妻子再跟她重拾舊歡。她演得成功是令人相信她確實有徐娘半老的吸引力。

這才厲害,也不能不佩服她的出神入化演技,實在不容置疑,她竟能以演技製造出一顰一笑的風情魅力,令兩位男角史提夫馬田Steve Martin 和艾力保雲Alex Baldwin為她神魂顛倒,在這部輕鬆小品電影裡她是支撐大局的支柱,若是換了別人也不一定好看了,在片中看著她跟兩位「資深」男演員演對手戲,足把兩位男角的演技比下去,令兩人相形見絀,演得拘謹,步步為營,連平日愛在銀幕上有輕鬆鬼靈精本性的史提夫馬田也耍不出基本功來。

看著她凌駕兩位老油條也是樂趣,他們兩位據說還當上今年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晚會的司儀搭檔。

上述兩部電影的導演都是女性,寫情感事女性較為成功,「複雜關係」的導演是南絲邁雅斯Nancy Meyers,還一手包辦了編劇、製片,又是一名如假包換的才女,她寫的對白精景,充滿幽默感。

「複雜關係」寫的是夫婦離婚多年後仍能維持良好友誼,這種關係是大家心懷磊落才行,因為大家雖然離了婚,但仍有很多剪不斷的關係網,大家若是有了孩子,更免不了經常會有機會碰面,總不能抱著怨懟相往吧,大方一點對那一方都有好處,離婚,總不可能祇是一方的不對,兩個不同成長背景的人生活在一起,免不了會有爭執,會在雙方合力建成的堤壩上刻上裂痕,若雙方不及時作出修補,裂痕會導至崩堤而淹沒一切。

艾力寶雲演梅麗史翠普的前夫,好色慕少艾,娶了一個年青太太,但生活久了總有點厭倦,聞鼙鼓以思良「妻」,竟跟前妻重拾舊歡,發生屢次偷歡事情,正符合中國人有云:「妻不如妾,妾不如偷」,幾道偷歡令他萌生「回歸」之念。

梅麗史翠普久逢甘露,跟前夫逢場作興一下,還在幾名閨中密友茶聚間大談性事,令幾位中婦為她打垮了前夫的現任太太而高興,而其中一名閨中密友是今年奧斯卡與前夫金馬倫同時競逐最佳導演獎的嘉芙琳碧賈露Kathryan Bigelow。

這位是女中豪傑,我去年看過嘉芙蓮碧賈露執導的「拆彈雄風」,也曾在拙文疊影迷情第22篇之「女中豪傑,更勝男兒本色」寫過她,她也是離婚婦女,難得的是她支持導演蘭絲邁雅斯來客串一兩場戲,連最後演員名單也不登名字,不搶人家風頭,這種氣量已勝過許多男兒本色了,足令許多小男人要靠邊兒站,我真的祈望她在奧斯卡金像獎能打垮靠金錢堆砌出來她前夫詹士金馬倫的作品。

離婚配偶最佳的向怨侶報復方法是活得比以前那一半好,在片中也沒說梅麗史翠普的婚姻是誰錯,但看著她前夫變成贅肉纏身,而她依然保持吸引力,已可知勝局屬誰了。

這部片是由女性執導,當然站在女性立場看離婚問題,或多或少不免揶揄男人一番,說艾力寶雲察覺新不如舊,懊悔不已,但為時已晚,最後的幾場戲,先是梅麗史翠普和艾力寶雲坐在花園的搖椅上,相對無言,跟著是一個空椅鏡頭,灑著濃密雨點,而因為產生誤會而與她分手的男朋友史提夫馬田,在雨中為她策劃動工改建房子,她拿雨傘前去,兩人誤會冰釋,在雨中同行,也就結束了整齣戲,女導演處理這種結局倒是韻味盎然。

此片跟她演的「隔代廚神」她同樣是個出色的廚師,不過是完全兩個不同型格的人,一肥一瘦,完全是憑她高超演技化普通為神奇,兩部電影同樣是由女性執導,「隔代廚神」的導演羅娜艾芙倫也是個出色導演,值得注意。

也略提一筆,在寫本文時才察覺去年年頭寫的「疑竇Doubt」沒放上網,現在補放,雖然已是洩了脆味的油條,但是梅麗史翠普的電影,也籍她人氣火紅,要放上網供友好閱讀,藤連瓜、瓜連藤,還有一篇「治療侯活曉士」舊作沒刊登過,也一併登入網頁,總算是這個月也有幾篇新作,這兩篇舊作許多好友已經閱讀過了,就是我的好友也絕不計較我這樣「濫竽充數」。

2010年3月8日凌晨2時

2010年3月3日星期三

我的寫作歷程 My Fiction's Track

疊影迷情之82 Movies Crossover 82

我的寫作歷程 My Fiction's Track

元宵節已過去,自從初四至初五寫了一篇嬉笑怒罵文章,也沒疊影迷情的新作了,皆因自初五起將自己於08至09年寫下來的小說重看,一共兩篇,一篇是短篇。合共三萬多字,一篇是中篇足有十六萬字,還有很多存稿,算起來也有一百萬多字,從沒發表過,寫的祇是自娛,這兩篇更是用簡體字寫成,原意是想讓大陸網友看得懂。

說起來我寫作一向興趣甚濃,但發表慾不強,一直在練習寫作,三十多年前我也寫過兩本小說,也曾有幸被出版商垂青出版過,第一本小說在工作閒餘時間寫成,當年我在某大飯店當設計師,因被直屬上司處處制肘,最慘的是直屬上司的頂頭領導人,一個老外,對我特別關注,對我特別好,更形成樹大招風,我的上司要置我於絕地而後快,處處找我麻煩,導至我工作不暢順,祇有寄情於寫作,而且是用墨水筆在原稿紙上,順道訓練鋼筆書法。

終於寫了第一本,足有七萬多字,適逢有出版社創業舉行徵文比賽,我太太聳恿我把稿件寄去參賽,我也順應寄出了厚厚的一疊原稿,其實寄望不大,兩星期後竟接到出版社來電通知我獲選了,還搞了一個小頒獎儀式,把一張祇有千多元的支票交給我,算是賣斷了版權,我當時興奮極了,也不計較酬勞多寡,折算下來一千字祇是港幣21元5毛,一天我祇能寫八千字,已是一個極限了,比起倪匡先生一天寫萬多字自是微不足道,以前做印刷稿要依靠電子打字,一頁500字的打字費是45元,我用腦筋去寫一千字比打字還便宜,端的是廉價勞工,就像五十多年前的粵語片裡張活游的悲慘爬格子動物,寫到肺癆吐血也難以餬口,這樣胼手胝足的寫一天的酬勞祇是兩百多元,後來被公司裁了出來,也不能改行寫作,因為開始的兩天,天天可寫八千字,但下去就祇能寫六千字,我不是機器,然後每天寫的字數會銳減,而且我對寫作要求甚高,寫好的每感到不滿意就滕改,要用原稿紙剪下來修改不滿意的字句,做勞作的時間也頗長,一天寫上四千字已算成績不錯,但已當掉我一天的時間,祇能有五小時睡眠時間。我開始專攻寫作祇是寫了十多天,當時心情煩躁,比寫情信還困難,寫好一頁500字的原稿紙,稍有不滿就撕掉,後來乾脆擱筆,去找份正當職業以謀生計。

幾個月後,出版社總編輯召我去見面,叫我該別放棄寫作,因為出版社實行版權利益制,作品版權雖屬出版社擁有,但每賣出一本我可以有五毛錢收益,不是多勞多得,而是多賣多得,所以小說題材要有娛樂性,才能暢銷,不能寫嚴肅的文學作品,這也對我來說是頗為合適,要我寫出「去年在馬倫巴」、「沙丘之女」之類的作品,我反而是寫不出來,我自知是天資有限。

再說我是半途出家,寫作祇是興之所致,絕不能「玩物喪志」,但出版社總編輯卻是獨具慧眼,認為我行,又經多次電話交談,屢次主動找我,在盛情難卻之下,又到文具店再買原稿紙,順道兒買了兩根「英雄牌」鋼筆,開始工作。

靈感一來,寫得順暢,在公車上也可寫,況且字跡符合自己要求,總算端正,可以見人,七萬多字祇須兩星期完成,並不是一天拼命的寫,而是每天尚要工作,晚上也有空餘時間看看電視節目,也有六小時睡眠時間。

寫這中篇小說時腦海不斷構思形象化,像自己在拍電影,興致勃勃,寫出來的東西很具電影感,情節祇符合當時局勢,寫的是美蘇間諜鬥智,如今再看也足已令自己汗顏,實在不足一提,況是冷戰時期已告終,小說成了明日黃花。

交了稿,出版社給我一張兩千元的支票,算是支付我版權費,我覺得已是加了薪酬,每千字也有28.5塊,對我這個要求不高的人,能不樂哉?想清楚,寫作非謀生之途,也給出版商低微的稿酬打消了從事寫作的念頭。後來專顧事業,幹啥工作找錢也比寫作容易,我就乾脆放棄了寫作,主攻創業。我也知道寫作之途絕不容易,祇能視作閒餘消遣,以舒解生活壓力,更不能以金錢來衡量文字,就如現在寫了一百萬多字也沒收過分毫,祇為興趣,不為其他。

因為寫了這多篇小說,愛看經典電影,愛看我發表人生謬論的讀者不一定喜歡看我胡謅而從俗的小說,故此我要另開一個網站,把過去積存的小說逐一登入,也為了廣大的中國同胞能看到,我寫的小說除了第一、二篇用簡體字完成外,以後的小說也會由繁體字改為簡體字,方便同胞閱讀,也為了別讓人以為我想當編劇,所以我的小說雖然有電影感但無拍成電影的價值,祇是遊戲之作。

就如第二篇的「電影遊戲The Movie Game」,我借用了幾部好萊塢電影作為箇中情節,就算是拍電影也要牽涉及版權問題,此乃表明心態,不讓別人誤會。

我寫小說時是宣洩感情,我這個人什麼也不豐富,唯獨感情,所以小說也頗重感情,當然自會有人看了仍覺不是那回事,但我是盡力而為,力有未逮乃是另外一碼子事情,頗像下廚煮一道菜,人家吃了總覺得味道不夠,當然一個小廚不能與名廚相比,佐料相若但功力不同,而且功力是日積月累而成,非我之輩以遊戲心態喜歡寫就寫,偶一為之又豈能練得好武功?世間上許多事情不能單靠天賦,而且我跟寫作天賦壓根兒沾不上皮毛。

其實我寫小說除了消遣之外,還有其他原因,且聽我一一道來。

我在美國定居妹妹的次子「積遜」是個天才作家,天才是與生俱來,你強求不得,廣東人俗語有云:「三歲定八十」,意思是品性天生,要改也改不了,記得他當年三歲時我到美國探訪他們一家,他當年相當趣緻可愛,妹妹的幾個年青朋友帶我夫婦及他到一個空軍基地參觀,有人看見在基地的草坪上有幾張美國的棒球運動員『公仔紙』,這是用來收集及儲存的玩意,其中一名男子向他說:「積遜,你的『公仔紙』就丟在地上了。」他竟毫不思索、天真爛漫的回應:「我沒有『邀請』他們一起來同遊,I didn’t “Invite” them to come along。」這就否定了那不是他的物件,他把「帶Brought」那字改為「邀請Invite」這就是一絕,我已斷定他有寫作天份,三歲稚童也可隨口用字如此精闢。

果真如此,後來他略長,也寫過詩,絕非我能寫的『打油詩』,是嚴肅的作品,寫的是美軍在雨中經過軍人墓地的情況,以他當年祇有十歲能寫出死亡的境界,無可否認他就是擁有天份。

他長大了竟去了「紐約電影學院New York Film Institute」求學,十幾歲青年說是仰慕李安的才華,他選擇了編劇系,還一直保持不斷寫作,後來他考進「艾奧華」寫作碩士進修學校,但我曾對他戲言,寫作的人祇求的是人生經驗,多看,多體驗人生,多深入瞭解別人才是寫作正途,唸書祇是輔助,他聽了我說竟放棄了再進修,這事我曾跟我寫作的朋友李登說過,李登也同意我的愚見。

為此,我不能放下寫小說的行徑,雖然我寫的中文小說他不懂得看,但我這樣做是對彼岸他的一種默默的支持,一個從沒唸過寫作中文系的人也會寫些東西,不管好壞也算是一大堆文字構成的小說。

我寫小說無可諱言是受美國流行小說Fiction所感染,坦白而言,對於中國小說家的作品我涉獵不多,祇讀過兩、三篇張愛玲的短篇小說,再讀下去連提筆為文的念頭也煙消雲散,因為她寫的文章確是充滿文字的魅力,令人敬佩,我再寫上一百年也未及其皮毛,她可說是天才,而魯迅也是一樣,學也學不來,所以祇有退而求其次,閱讀了美式流行文化小說,我喜歡的小說作家有很多,排名不分先後,有史提芬京Stephen King、羅倫斯山打仕Lawrence Sanders、夏路羅賓斯Harold Robbins、占士米漢拿James A. Michener、佛德列科西Frederick Forsyth、尊艾榮John Irving、積希瑾斯Jack Higgins、堅科勒Ken Follett、女作家有達軒妮狄摩莉雅Daphine Du Maurier、丹紐爾施迪Danielle Steel,尤其是堅科勒影響我最深,我是看了他的作品「Eye of the Needle刀鋒冷」才開始寫第一篇小說。

我寫的小說充滿情慾,那不是賣弄情色,也不是賣點,男女主角之間往往發生情慾關係,這種情慾是「味精」,沒加點味精來調味,也就有點乏味,低手廚師就靠這些來「出術」,但許多人是對味精有敏感性。

衛道之仕可能對我寫的小說有反感,甚至於我會失掉幾個正氣凜然的朋友,世事不一定是有失必然有得,我這樣做無疑是全失,但我也不計較,就算有人斥我是「偽君子」看清我的為人,但我覺得也無謂,我一向是笑罵由人,仍是我行我素,我是真性情,為人處世不必怕因為被人詬病而改變自己,人家看不清楚我的品性也不用賣廣告、寫註解來表明自己,那是多此一舉。

我也不求別人喜歡看我的小說,好壞由他,反正是寫了,比如煮好一道菜也未必適合各人口味,祇要用心去烹調對自己已有交代。

我寫作的路程是頗為孤單,也不求回報,寫了就算,更不求是攀上文學作品行列,再說我的小說每多科幻,我是自小喜歡看科幻小說,寫科幻小說是鍛煉自己的想像力,也來個溫馨提示:若不喜歡科幻題材的請別費神看電腦屏幕上又細又密密麻麻的文章了,科幻小說不可與南美洲的魔幻文學相提並論,我寫的當然達不到這種文學價值級數,當遊戲文章看看,一消餘閒就是。

在此也應該說說我新網站的名稱,是『http//liswoodfiction.blogspot.com』,有興趣的朋友可進去閱覽,至於「疊影迷情」是我與基本數十位網友神交之處,帶朋友逛舊電影店看看人生百態算是我寫作的副業,以後會每週一篇如常掛上去。

記得去年寫過「奧斯卡金像獎」,不經不覺又是一年,今年我也會寫上數千字,當然許多奧斯卡競選的電影也沒看過,但循例也要寫一寫,聊表自己對好萊塢電影的沉迷和擁戴。

2010年3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