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31日星期一

疊影迷情之110 「成王敗寇」亂世人生


「成王敗寇」亂世人生 IL SANGUE DEI VINTI

無意中找到一張義大利的電影光盤「成王敗寇 IL SANGUE DEI VINTI」,看了,電影拍得相當好,劇本寫得精彩,是近年來我看過及最喜歡看的電影,雖然略有小疵,但瑕不掩瑜。

在這裡寫關於本片,可能很多人緣慳一面,不一定有機會看到,但看了好的東西憋在心裡非我所為,就是不吐不快,豈能不供諸同好,寫出來,介紹出來,許多人雖然沒看過,也知道有這部劇力萬鈞的好戲。

電影平鋪直敘,沒多大的懸念,闡述過程是時空交錯,其中牽涉’43至’45年間橫跨至70年代,但脈絡清晰可循,絕不含糊,涉及的政治歷史也很清楚。

打字幕時是鑿破黑漆一片的銀幕,露出牆壁外頭的光線,牆壁的洞愈來愈大,跟著是瓦礫堆中有幾具骷髏人骨,而死者雙手是用鐵絲鎖著,扭成花紋,行兇者是曾虐殺死者;電影正式開始,主角米高柏施迪奧Michele Placido扮演的法蘭施高‧杜里安尼Francesco Dogliani出場,他是個滿頭白髮的老者,進電影室裡看義大利法西斯黨與納粹黨槍斃犯人的黑白紀錄片,繼而他去聽一個漂亮女教授在羅馬的演講,故事緩緩展開……….。

在43年,法蘭施高‧杜里安尼是四十來歲的中年人,是義大利羅馬一名刑事警探,正調查一樁少婦被殺案,遇害者是雙手被鐵線所纏,扭成花紋,在兇案現場他看到一個可愛的三歲小女孩,不肯對陌生人說話,他認定是死者的女兒。

鏡頭一轉,同年間,一輛長途巴士上,一名少女喜氣洋洋的在自述兼寫日記,說自己剛結了婚十七個小時另十幾分鐘,她跟新婚的丈夫正坐著長途車到羅馬探望她的哥哥–法蘭施高,她性格樂觀開朗,還伸頭出窗外高興的呼叫:「羅馬,我來了。」她的新婚丈夫正走到前排座位去,霍然,外面天空響起一陣陣的隆然震耳聲,司機對後面的乘客說:「是盟軍的飛機來轟炸羅馬。」接上是盟軍的轟炸機空群而出,投下大量炸彈,有人呼嚷:「盟軍知不知道梵諦岡也在羅馬呢?」

這場空襲,法蘭施高妹妹露西亞的丈夫在空襲中喪生,令她改變了整個人生。

法蘭施高跟同僚警長在羅馬的醫院裡找到了兇殺案的嫌疑犯,兩人窮追之下,終於把兇嫌逮捕歸案,法蘭施高回到警署,他的上司帶同一名漂亮女子來,說是那位小女孩的姨母,她跟被害者是攣生姊妹,她把小女孩領走了。

時間轉到70年代,法蘭施高已由中年變成老年人,他去聽完了演講,把那位女教授的著作拿給她簽名,更向她言明自己就是當年調查她母親被殺案的偵探,女教授就開車子載他去重遊當年發生事情的地點。又接回43年間,德國此時佔據了義大利,但納粹黨已是強弩之末,盟軍已反攻,加上義大利反抗軍游擊隊不斷反抗令納粹黨形勢更趨惡劣。

當年法蘭施高回到鄉下的故居,他父親是個瘸子,祇有一根腿,要以輪椅代步,他父母親都是智識份子,退休後居於鄉間過與世無爭的恬靜生活,他的妹妹露西亞也回來了,因為新寡,變得性格激昂,痛恨盟軍入骨。

法蘭施高的弟弟依利略也回來了,他當了游擊隊,專門對\反抗納粹黨,當夜一家聚在一起共膳,飯後則各奔前程,露西亞離家加入了法西斯黨當戰士。

反抗軍與納粹黨互有勝負,雙方都是手段激烈,對付異己就是同鄉也殺無赦,記得我前些兒看過一部由裘連諾朱瑪Giuliano Gemma演的「特攻大戰線Corbari」的義大利片,也是說同是43年間,由裘連諾朱瑪率領的反抗軍跟納粹黨對抗,行動兇狠,結果這名半盜半義士被納粹黨全數剿滅,這部義大利片也發人深省,也是值得一看。

時移勢易,昔日法蘭施高所鍥而不捨追蹤的嫌疑殺人犯祖奴,已成為反抗軍有權勢之人,法蘭施高已動他不得,這令我想起另一部名片,由比得奧圖Peter O’Toole演的「將軍之夜 The Night of the Generals」,在二戰時淪陷區華沙,演偵探的奧瑪沙利夫Omar Sharif知道納粹黨將軍比得奧圖是虐殺妓女的兇徒,但因他身居要職,無法將之入罪,他追隨著比得奧圖到了佔領區巴黎,正搜集了所有証據,要去抓這變態將軍時,正碰上盟軍反攻巴黎,他反而被將軍槍殺了,這部電影也是經典,我在六十年代看過一次,但至今難忘。適逢亂世,自有不少心理不平均的變態兇手出現,但奈何身居要職,也動之不得,情況一如本片。

及後法蘭施高避世隱居的父母也避不開昏亂的時勢,被反抗軍攻破家門,夫婦寧死不屈,雙雙自殺,亂世間人命有如草芥。

法蘭施高再次與小女孩及她的姨母相逢,而姨母已參加了反抗軍,並為反抗軍偷運資金及情報,她們渡過納粹軍佔領區時被德軍和法西斯黨人逮捕了,要處死刑,德軍連小孩也不會放過,法蘭施高剛巧又同時被捕,也身處同一佔領區,幸好他的妹妹是其中一員,把他保釋出來,他哀求妹妹同時把那兩女放走,但此時露西亞已整個人變得冷酷無情,但她仍有半點良心未泯,在跟哥哥相聚時,說羅馬郊外長出一朵不知名的小白花,離開時把囚室的鑰匙暗裡交給她的大哥。

那夜,法蘭施高潛入囚室把小女孩和她姨母救了出來,但被德軍發現了行蹤,德軍大舉追捕他們兩大一小,在此暫且不表,又剪接上70年代,法蘭施高跟女教授坐車到了羅馬郊區,他們坐在草地上歇息,女教授要謝他救命之恩,他說這非他功勞,要道謝的話,向他的妹妹道謝才對,他向女教授道出當年逃亡之事,並說出了知道她和姨母的真正關係,原來當夜三人逃到一間荒廢農舍內,天寒地凍,燃了枯木取暖,三人就寢時,小女孩竟對姨母說了一聲媽媽晚安,姨母急忙掩著她的嘴巴,他才明白當年認定那殺人兇手並非長期追查的目標。

小女孩的姨母才是她的母親,死者才是她姨母,她姨母是個舞台演員,受納粹黨和法西斯黨人擁戴,在被殺當夜到自己攣生妹妹家裡,質問妹妹為何要參加反抗軍,大家各為其主,這妹妹棘手把姊姊槍殺,並對換了身份,扮成姊姊逃去。

戰爭令家庭成員也勢成水火,後來盟軍光復義大利,法蘭施高的弟弟依利略成為反抗英雄,他們的妹妹露西亞成為被剿捕的罪犯,真的是「成王敗寇」。

露西亞與逃亡的殘餘同黨當了街頭狙擊手,在依利略領眾遊行慶祝勝利時,她射殺了依利略,而她也寡不敵眾被憤怒群眾當場抓了,把她頭髮剪光同時輪奸她,法蘭施高為了救她,出盡辦法也打救不了,她已被押往刑場槍決。

一家三兄妹,兩個慘死,依利略是風光大葬,露西亞連屍骸也找不到,戰爭如斯殘酷,也身不由己,到最後一場是垂垂老爾的法蘭施高在郊外發現一朵露西亞曾給他看過的小花,他輕觸小花,無限感慨,電影也完了。

電影情節難免有些巧合和煽情,但這都是小疵,整部戲跨越很多年代,涵括了很多角色,每個角色也有性格有獨特的經歷,已份屬難能可貴了。

到打出工作人員名單時,銀幕一半是女主角、即小女孩的姨母在舞台上演出默劇,她演一個將被執行絞刑的女子,在她身旁有各種人圍著她團團轉,喻意深刻。

這部戲的導演是米高蘇雅提Michele Soavi,手法流暢,而擔剛演出的米高柏施迪奧也演得出色,近年來義大利片已甚少看得到,義大利的電影大師也有不少,除了費里尼、維斯康堤還有柏索里尼,本來想找柏索里尼的「羅馬–不設防城市」來看,瞭解一下義大利被納粹黨統治下的歷史,但卻在私人收藏光盤叢中找不到,衹找到他拍的「德意志零年」,又是一部難得的佳作,這祇好留待他日再談了。

(2010年5月31日)

2010年5月28日星期五

疊影迷情之109 談談有關汽車的廣告片

談談有關汽車的廣告片 Let’s talk about the Cars’ Programmercial

數周前香港無線電視台舉行了最佳廣告頒獎典禮,節目不堪一提,精彩的廣告片實在如鳳毛麟角,亞洲電視台舉辦的最佳廣告片選舉又即將登場了,我再提不起興趣去看。

廣告片英文是Commercial,至於本文英文標題之Programmercial一詞是節目Program和廣告片Commercial的混合體。

一段半分鐘的廣告片無論構思、意念、過程都製作得一絲不苟,論時間長短,比電影有過之而無不及,要在短短三十秒內傳遞一個信息,闡述一個故事,還要吸引人看,更要看多少遍也不生厭,也實在是絕不容易。

許多當今的大導演都是從拍廣告片出身的,也有許多導演有空檔時會去拍廣告片視為遊戲之作,例如列尼史葛兄弟就是拍廣告片而晉身影壇當上導演。

經典兼好看的廣告片也有不少,要說的可能要寫上數萬字也未必能說得了,這裡先拿與汽車有關的廣告片來開涮。

最為經典的是在2002年由BMW汽車公司出資拍攝的八輯廣告片,不但耗資龐大,還動用了八位電影名導演各拍一輯,總題名為「司機The Driver」,每輯有獨立故事,由奇里夫奧雲Clive Owen為每輯的主角。
;
八輯短片廣告片都不長於二十五分鐘,八位導演內中國人佔了三位,是吳宇森、李安和王家衛,可說是中國人的光榮。而第一輯的「脈搏躍動Ticker」導演是祖卡拉漢Joe Carnahan,此君是「通天奇兵The A Team」大電影的導演,其餘是東尼史葛Tony Scott、佳列治Guy Ritchie、拍過「巴別塔Babel」的墨西哥籍導演亞積安盧岡拉薩Alijandro Gongalez和尊法蘭根海瑪John Frankenhemier,他最擅長拍飛車追逐的動作片,代表作有由羅拔迪尼路Robert De Niro與尚連奴Jean Reno合演的「浪人Ronin」,這輯短片是他最後遺作。

在這輯廣告片裡吳宇森拍的「人質Hostage」最大陣仗,子彈橫飛,特警隊衝鋒陷陣,論好看祇是一般貨色,也可說是他一貫作風,看了很快就如過眼雲煙,腦海裡不留殘餘痕跡,反而王家衛拍的「追蹤The Follow」也有他一貫的悠閒情調,拍拍水杯的光影,路邊咖啡室的雅趣,悠哉悠哉,懶洋洋的,沒有什麼故事,說的祇是富商派人跟蹤他的嬌妻,但看著就是享受那份閒情逸致。

而李安拍的「選擇人The Chosen」也是涉及綁票打鬥,但他是輕駕就熟,把故事說得流暢幽默,短小精悍,故事是說奇里夫奧雲的司機去接一個小喇嘛(是由李安的小兒子扮演),他把小喇嘛送到目的地交給其他喇嘛就完成任務,小喇嘛登車時給他一個布錦囊,叫他稍後才能打開看,那知道他到了目的地,交給其他喇嘛時發現對方竟穿著牛仔靴,他心知有異,潛進屋內與假喇嘛搏鬥,把小喇嘛救回來,他也額頭受傷掛了彩,總算是大功告成,當他打開錦囊時,發現裡頭祇有一片膠貼,而膠貼是印著「變形俠醫Hulk」的漫畫人像,他含笑地把膠貼貼在傷口上,而當年李安正是在籌備拍變形俠醫,真的幽默。

短短數十秒的廣告片最好是具幽默感,才令人一看難忘。

要說具特色與汽車有關的廣告片很多,在此祇能略說幾部,有一部是一男一女坐著福士轎車內,男的駕車,女的坐在旁邊座位睡著了,男的老是聽見有「滴答」響,他在夕陽餘暉下把車子開到鄉間一間簡陋的修車房去,而修車司傅是個老頭子,兩人打開車廂,詳細檢查一番也找不出「滴答」響的來源,後來老司簿靈機一動,拿出潤滑油來,打開車門,就在那盹著女士的一對耳環上滴下了潤滑油,車子在晚霞中繼續開啟,再沒「滴答」響聲了,廣告是表達出福士汽車的性能良好,發生的任何問題不是在汽車上,真的既幽默又高招。

另外一部與開車子有關的廣告片也很有趣,一家五口坐在車子裡,父母親坐在前排,後面是三個「化骨龍」小鬼頭,他們正舔著冰棒,父親是司機,車子在紅綠燈前停住了,三個小鬼頭在後面吱吱喳喳,反而前排的夫婦默然不語,男的是個胖子在採礦、挖鼻孔,突然小鬼說:「轉綠色了。」男人馬上開車,祇聽見隆然巨響,他們的車子撞上了前面的車子,此時廣告標語出來了:「我們的三色冰棒令你有意想不到的遭遇。」

泰國導演最近拿了康城最佳影片導演大獎,我也看過不少泰國片,其中不乏佳作,有一部歷史大作叫「暹羅白雪公主」,拍的是泰國皇宮內勾心鬥角,相當出色,容後再談,泰國有一段廣告片也很幽默,拍的是一對年老夫婦在車子裡,男的負責開車,女的在旁領路,女的不斷的說:「十二時、六時正、二十五分、十五分。」那是飛行員指示方向的術語,男的老頭子跟著她說的指示開車,一個長鏡頭,看見汽車開得左搖右擺,廣告標語出來了:「我們要有公德心,遛狗的請把自己的寵物狗糞便清除乾淨。」原來這是政府拍的宣傳片,那對夫婦就是開著車子躲避輾過路上的殘餘物,真的絕倒,人家政府拍的宣傳片也如此幽默,反觀我們香港人就是欠缺了一份幽默感,政府拍的宣傳片就是硬推銷,欠缺的是一份開放的態度和點子。

最近在網上看到一段馬來西亞政府拍的宣傳片也十分好笑,而且有點詭異,充滿黑色幽默,開始時是在晚上一個女人獨自開車子在公路上走,驀地她打了一個噴嚏,她伸手往後面座位摸索,去拿衛生紙擦鼻子,倏忽有一隻白袖的手把一張衛生紙遞給她,她回頭一看,花容失色,後面座位是一隻披頭散髮,一臉蒼白的女鬼正對她呲牙微笑,還撲前來要噬咬她的粉頸,嚇得她急煞車,蓬隆一響,車前玻璃破裂,接上長鏡頭,那白袍女鬼被摔出車外,坐在馬路上,而車子倒開長揚而走了,這時有另外一隻穿著白袍的胖鬼飄過來,一手狠打著女鬼的頭,叱罵道:「這教訓你以後坐車子要扣上安全帶。」簡直是妙不可言。

還記得以前看過一部也是美國政府宣傳片,一輛汽車風馳電掣在晚上公路上亂闖,險象環生,警察車隨即而至,把車子攔阻下來,坐摩托車的交警下了車,走到汽車旁一看,見是一隻猴子坐在駕駛座上向他張嘴微笑,駕駛座旁是泰山打扮的男壯漢,已醉得不醒人事了,廣告標語出來說:「別醉酒駕駛,情況就如同你把生命交給一個不懂駕駛車子的動物一樣危險。」

有一段好久以前的與汽車有關的廣告,兩個戴著眼鏡的老婦坐在車裡,一人負責開車,駕駛者低蹲著頭,瞇起眼睛看著前路,前面一望無際,廣闊無涯,她對旁邊的老伴說:「哪有這麼闊的公路呢?」鏡頭一轉,一隻龐大的747飛機在她們的車子頭上飛過,跟車子距離祇有幾尺,原來她們的車子就是誤開進機場跑道上,廣告術語來了:「我們會為顧客配最適合的眼鏡。」這也算絕了。

當然還有很多精彩的汽車廣告片,但今天祇說有幽默感的,這也寫了兩千數百多字,要再說,也祇好下回分解了。

(2010年5月28日)

2010年5月27日星期四

疊影迷情之108 趣怪三人組


趣怪三人組 The Odd Triple

近日來看到的新聞令人沮喪,無意中找到一張由積林蒙Jack Lemmon與和路達麥陶Walter Matthau合演的電影「頭條新聞The Front Page」光盤,(中譯名我已忘記了,是由大導演比利懷德Billy Wilder的作品,是喜劇片,馬上要看,用以解開鬱悶,我還記得這部戲是1975年在香港灣仔「京都」戲院看的,非常好笑,經過這麼多年再重看,仍覺得好笑,証明經典電影是歷久常新。

尤其是最近看過幾套西片喜劇也令我失望,好像我已跟今日的潮流脫了鉤,總是覺得不好笑,能看到令自己開懷的喜劇片確是賞心悅事。

積林蒙和他的銀幕下摯友和路達麥陶是對好搭檔,一個是忠直戇相,路達麥陶是面矇心精的大蠱惑友、專佔積林蒙的便宜,這對活寶是銀幕史上的最佳搭檔。在1966他們三人組合作過一部叫「扭計師爺The Fortune Cookies」的喜劇片,我在以前的疊影迷情第12章「男人的眼淚」也提及過這部電影,在此不贅述了,這部黑白片當年很賣座。

1968年有一名導演真薩施Gene Sakes見獵心喜,找兩人合演了「妙人妙事The Odd Couple」喜劇片,改編自紐西門Neil Simon的舞臺劇,也是黑白片,積林蒙演個被老婆攆出家門,這個無處投宿的婆婆媽媽男人,事事一絲不苟,還有小小潔癖,他投靠了好友和路達麥陶,暫住老朋友家裡,而和路達麥陶是個生活不檢點,邋里邋遢,事事隨便的王老五,兩個性格截然不同的男人住在一起,不免鬧出笑話連篇。他方百計想擺脫積林蒙也不行,積林蒙竟賴著也不肯走,還耍出家長性格令他不勝其擾,事事喜歡管束他,比娶個老婆還煩。更絕的是積林蒙老婆要他回去,他已習慣過兩個男人的生活,怎也不肯離開和路達麥陶,由於劇本出自高人之手,片中笑點不絕,後來還衍生成為半小時的電視片集,由別人來演他們的角色,也拍了幾季,不過珠玉在前,電視片集有如吃茶餐廳的法式大餐,就算是多加一道魚也味道與派頭不同了,A貨跟原裝品牌總是有點差距。

說回這部「頭條新聞The Front Page」,讓沒看過的人留點印象也好,故事發生於1929年的芝加哥,一名左傾份子因誤殺警察而被判死刑,一群記者聚集在警局裡等候目睹絞刑作新聞報導,這群記者是龍蛇混雜,各出奇謀以求率先報導,戲是改編自舞臺劇,場面空間大多發生在警察局的記者室內。積林蒙演的是個想結婚而移居外地的記者,他已向報館的總編輯和路達麥陶辭了職,和路達麥陶是個老奸巨猾傢伙,想盡辦法要挽留這個跟自己一樣滑頭的出色記者。

和路達麥陶不惜千方百計,扮鬼扮馬,務求破壞積林蒙這段姻緣,下三濫得在女士面前誣衊積林蒙,而演積林蒙未婚妻的竟是蘇珊莎蘭頓Susan Sarandon,當年她是青春美麗,楚楚動人,片中還有一個女角色是扮演死囚的紅顏知己,由後來在電視界搞個人秀紅極一時的「大笑姑婆」卡露賓納Carol Burnett,兩個女角色祇是陪襯,卡露賓納演個流鶯,不惜為救情郎而跳樓自殺。

那名可憐的書獃子死囚被帶進探長室內,因為一名維也納來的心理醫生想知道他殺警的動機,三人在探長室內重演案發經過,那糊塗警長把自己的手槍交給死囚,結果死囚拿了槍從窗口逃之夭夭,警方大舉出動,勞師動眾到處搜捕他,原來他仍留在警察局內,負傷溜進了記者室,碰巧祇被積林蒙遇上,積林蒙是戀棧記者職業,為求採得第一手報導資料他召了和路達麥陶到記者室,兩人把死囚東躲西藏,加上市長為求競選連任,跟警長勾結,要把左傾的死囚當場處決,也不理會由州長派專人遞送來的特赦信函,那兩大滑頭終於隱瞞不住,也成了階下囚,不斷發生的錯摸情節,結果是皆大歡喜完場。

箇中情節雖然有點胡鬧,但比利懷德是個喜劇片高手,笑料不絕,積林蒙跟和路達麥陶鬥法,令人捧腹,對白雋永,刻薄鬼馬,我想若是舞臺劇也一樣出色。

積林蒙甚少演小滑頭這種角色,但他演出跟和路達麥陶不遑多讓。

電影橋段寫的是報章記者生涯,為求報導頭條新聞會捨己忘我,出盡卑劣手段,原來導演比利懷德本來是學法律的,年青時代也曾經在維也納當過記者,後來他當上編劇,也在德國當過導演,因不滿希特勒的政權崛起而移民美國,他本性樂觀,絕不像硬邦邦的西歐人,寫的劇本諧趣,拍的電影具幽默感,他名作甚多,著名的有1955年由瑪麗蓮夢露演的「七年之癢Seven Years Itch」、「日落大道Sunset Boulevard」、由堪富利寶嘉和安德莉夏萍合演的「龍鳳配Sabina」、威廉荷頓演的「戰地忠魂Stage 17」、最經典的法庭戲「雄才偉略Witness for the Prosecution」、描述酗酒者悲劇的「失去的周末The Lost Weekend」、而近年由佐治古尼演的大堆頭械劫拉斯維加斯賭場的犯罪片「盜海豪情Ocean’s Eleven」也是根據他的同名原作「銷金窩大劫案」重拍,當年也是演員陣容強大,還有很多很多令人一看難忘的經典電影,不勝枚舉,他並非獨沽一味拍喜劇片,他是個多面手,文藝片、愛情片、驚險片他都勝任有餘,稱他為導演高手,他當之無愧,隨後有機會我會寫他,在這裡祇作預告,先略提一下。

作為高手或大師級導演,拍出來的電影要好看,有哲理令人反思,經過年代改變但仍然耐看,歷久如新,能以淺喻深,要雅俗共賞,曲高和寡的電影祇是自我陶醉,令看者邊看邊打盹,許多時會把夢境與悶藝片的片段在腦海裡混淆了。

之後兩人演過由比利懷德1981年執導的「難兄難弟Buddy, Buddy」,也是由舞臺劇改編,和路達麥陶演一個職業殺手,要執行暗殺行動,偏偏在旅館裡遇上婚姻失敗而要自縊的婆媽男人積林蒙,被他死纏不休,和路達麥陶的任務也被他搞砸了,他演的角色跟「妙人妙事」裡主角性格大同小異,他扮演小人物特別出采,完全是個受保護的小動物,他說話喋喋不休,囉哩囉唆,若是被這種人纏上簡直是禍難上身,但在電影裡看他絕不覺得他討厭,這乃他優勝之處,他還勝在每部電影扮演小人物的風格也完全不同,這部電影是把「妙人妙事」的方程式改頭換面變奏的拍攝,看了後也記不清楚內容了。

祇可惜這趣怪組合已成為唱,好萊塢也沒有接班人承先啟後,時代變遷,觀眾對笑片的要求水準也降低了,如今若想從電影裡尋開心祇好看那些舊電影光盤,如今生活上的問題繁多,不降低對笑片的要求祇是徒令自己煩惱而已。

(2010年5月27日)

2010年5月26日星期三

疊影迷情之107 探討深圳打工族自殺之迷

探討深圳打工族自殺之迷 The Mysterious of the “11” Suicide Jumpers


深圳政府終於正視「富力康」工廠幾個月來有十一宗職員墮樓自殺案件,星期天(2010年5月23日) ,富力康在深圳搞一場招工活動,同時招聘一百多名駐廠心理治療師,是否可行份屬其次,但能正視問題也不妨是好事。

到深圳打工的外鄉人,一直受到不公平的待遇,人家離鄉背井,與親人分開,來到深圳打工,一年到尾到了農曆年終才能回鄉跟家人相聚幾天,又得趕回深圳去報到,來回都是春運期,看見每天有數萬勞工擠在火車站,真的是觸目驚心。

已成為世界工廠的深圳及東莞,勞工付出體力和時間,甚至犧牲很多有形或無形的東西,祇能換取低廉的工資,資方剝削一向已成不變定律,已改朝換代但定律依然無改,還會變本加厲。

這牽涉到很多問題,但卻一向沒有被人正視及想辦法去解決問題。

多年前,我曾想過寫一本關於大陸打工族的小說,有關勞資雙方的衝突,也曾努力的搜尋資料,要寫一本揭祕式的小說,但我是虎頭蛇尾,空有意念,沒有著筆,而那些資料確是令我瞠目咋舌。

我去訪問過不少離鄉的打工一族,知道他們的經歷,但寫出來也許令人難以置信,虧那些在大陸開廠的台灣人能想出那般苛刻的條件來對待為他們出賣勞力的可憐打工族,更離奇的是任憑他們怎樣苛刻,竟也有農村族為他們工作。

先說是他們如何苛刻,我認識那位青年祇有十七歲,他書唸得不多,還沒唸完中學就輟學出來謀生了,他是河南人,家裡世代務農,青年人總是對外面世界有所憧憬,他找到一間台資公司,在製造廠裡當一名簡單工作線上的勞工,也不需要任何學歷和技術,祇需熬得住刻板的工作就成,他進工廠時必須向廠方交付一個月的薪水現鈔作按金,有的廠是需要兩個月或三個月的薪酬,作為對工廠忠心不貳的保証費,若他日離職或做上一年光景才獲發還,但說領回的手續也相當繁複,要離職者三個月後才能領回押金。

台灣投資者乃仿照50至70年代因為香港人浮於事,要在大機構大公司打工的人,或要店舖擔保及按金擔保,以免學徒學完了一門技術就輕易辭工,台灣人把這古舊方法卻活學活用。

這還不算,台灣人想出來工廠的勞工條例是工人在廠內工作,第一個月不發薪水,留待第二或第三個月才發第一個月的薪水,要先白幹一兩個月,直至工人要離職,還要等兩三個月才能領回被扣押的月薪,這可稱是絕世好點子,因為工人離職後必然返回鄉下,會不會山長水短長途跋涉,花上幾百塊買車票回廣東拿回那一千幾百塊呢?這就是得不償失,往往是那筆錢老闆可以省下來了。

報章上報導一個女工在「富力康」工作了五年,說明是一千塊一個月,但到發薪時祇有九百塊,少了一百塊對香港人來說並無大問題,但那些打工一族薪酬微薄,一百塊就顯得極為重要了,工廠扣刻工人工資的事乃是平常不過的事,生產線上出錯要扣,遲到早退要扣,在工作間跟同事談話要扣,有的工廠連上廁所也有限制,諸如此類,條例很多。

為了要工人留在廠裡,工廠提供膳食,三餐膳食費由薪水內扣除,以幫補工廠開支,膳食費雖然不多,但工廠提供的食物是多菜少肉,健康得超乎標準,但年青力壯出賣勞力的工人沒法從食物中汲取營養,做事也乏勁了。

許多工人是一星期工作七天,兩星期才放一天假可以外出,每天要加班,一個月才可多拿幾百塊,工作時間頗長,由早上8時半到12時,中午有兩小時或一個半小時休息,下午由2時到6時,一小時晚膳,再由8時加班到凌晨。當工人加班後回宿舍,輪候洗澡洗衣服,諸事辦妥去就寢已是凌晨一時了,睡幾個小時又得起來排隊輪候洗臉刷牙,所以專聘用年青人,因為他們熬得過來。

天天如是過的是刻板生活,個人自由時間也少,完全是賣身給公司,跟香港的菲傭相比,菲傭幸福得多了,香港有僱傭條例保障外籍傭工,但大陸的法律仍是原地踏步,並不健全,哪裡有僱傭條例保障工人?

有的工廠是為美國機構製造產品,根據美國的勞工法例要限制工人的每週工作時間,若工人工時超越所限,產品會評定不合規格,不能裝箱赴運,真箇荒天下之大謬,要由外國法律來保障中國工人,美國公司會聘用上海一間公司派人到廣東一帶檢查工人的上下班打卡表,但做假是中國人的強項,那些專員往往也查不出端倪來,這都是表面工夫。

工人在工廠裡作活,鑑於工人之間不能交談,很多人不一定是孤獨性格,要有朋友,但這樣祇會形成每個人都是自顧自的工作機件,連友誼也被剝削了,出來打工的人難免有思鄉寂寞,那種心結又如何能解得開呢?孤寂最難熬,有些人會忍受不了,而且出來打工的學歷不高,一時之間解決不了困擾,就變得沮喪,會想不通,祇會尋找消極的解決方法,以為是可以一了百了。

有些年青人抱著對大城市的響往,不喜歡在鄉村以農務為生,加上家境貧困,到了深圳以為可一展所長,賺到大筆金錢寄回家鄉可以改善家人生活,但事與願違,理想戳破,難以面對現實,若是承受不了家庭壓力,會陷入崩潰,這也是自殺的原因,當然也有其他原因不足為外人道,豈容局外人瞭解?就算是工廠設立了心理輔導人員,也不能解決問題。

「少本萬利」是少拙的台灣商人到大陸投資奉行的金科玉律,而且台灣人的心態是要佔盡大陸人便宜,不管是藍綠陣營人士也一樣,台灣的綠營民進黨心裡永遠標榜自己是台灣人,與中國斷了血脈,他們在大陸設廠生產,看大陸員工就是當作異族的對待,盡刻薄不仁之能事,而藍營的國民黨覺得台灣比大陸開放,覺得自己比大陸人優勝,也是把大陸人視作次一點的民族,一樣的刻薄員工,比民進黨人也好不了多少。

我在深圳也領教過台灣人的囂張橫蠻無理,大概在五年前我跟一位朋友乘坐出租車,車子要經過窄巷才能轉出去,巷口有個檢廢物的老人推著滿載大堆廢紙箱的勞動車,正吃力推上巷口的小斜坡,跟我們坐的車子迎面而來,出租車師傅已退後少許讓老人的勞動車擦身而過,就在這時,一輛私家轎車從窄巷拐彎處轉出來,緊隨著勞動車後面,老人家的勞動車也勉強可通過,但大轎車則不行了,而我們車子後面還有一輛汽車開進來,大轎車裡的司機拼命按響號要我們的車子後退讓路,我們坐的車子已退無可退,驀然大轎車的駕車人下了車,衝過來,敲著出租車師傅的窗子,師傅把窗子打開,那駕車大漢操台灣口音的國語破口大罵,隨即改用閩南語罵得興起,更一手拉開車門,瞧準師傅腳旁處的鎖駕駛盤的鐵鎖,攫奪了,迎師傅的頭劈去,打得師傅要用手臂擋著,出租車後隨的車子駕駛者看了立刻開倒車讓路,這強橫霸道的台灣人才把鎖車器擲回去,還滿腔怒火大聲用台灣話邊叱罵邊走回車裡,我們坐的車子祇好後退讓路,那台灣胖漢還不斷地響號,經過我們坐的車子時還把一根煙蒂擲過來。

若非親眼目睹也不相信台灣人如此粗暴對待大陸同胞,我也不讚成以暴易暴,但當時我真的想有人會狠狠教訓這目中無人的台灣大爺一頓。

今次勞煩郭台銘要御駕親征,也不一定有任何成果,通常出這些苛刻的餿主意都是他下屬的管理人員,他是高高在上,哪會暸解工人的疾苦呢?

就如我常投訴某號線公車,經常班次延誤,久候也沒車子,但是卻見空車子掛著暫停接客的牌燈沿那路線的方向飛馳而過,我已向運輸處投訴過,既然是汽油昂貴,為何經常有空公車不載客在馬路上奔馳?但投訴歸投訴,此種情況依然,那就是公車公司高層對下屬的管理無法得知,任得管理員浪費資源,情況就像郭台銘親臨也不知道真實毛病出在那裡一樣。

其實解決員工「死諫」的方法很簡單,要先找出勞方有何不滿公司的管理層實行的管理方法,是否容易做成給員工的壓力,可否採用較溫和的管理方法呢?大家都是受薪為公司幹活,又何苦把階級觀念緊抱不放呢?

既然要破費招募心理輔助員,何不強大人事部,多搞一些員工聯誼活動,好讓員工間建立友誼,也要給員工多些活動空間,仿效日本人管理大企業數十萬員工的方法,要令員工對公司有歸屬感,這樣才是一間健全的龐大機構,現在不是建造金字塔或萬里長城的年代,要管理人員拿著鞭子鞭撻員工幹活,要記著員工不是奴隸,祇希望「富力康」鬧出這麼多事件,中國政府和資方要真心正視問題的徵結在那裡,同心合力,再不是官商勾結,大家必须齊心協力來解決問題,方為正途。

(2010年5月26日)

2010年5月25日星期二

疊影迷情之106 道德淪亡的古羅馬成為三級片集的好題材


道德淪亡的古羅馬成為三級片集的好題材

最近一口氣看了幾集美國去年拍的電視片集「Spartacus」,老影迷看到這名字也知道是跟大師導演史丹利寇比力克Stanley Kubrick在1960年的作品,由卻德格拉斯Kirk Douglas主演的「風雲群英會」戲名一樣。

當年史丹利寇比力克才是三十歲出頭,本來這部三個小時的大製作是由另一位大師級導演大衛連David Leen執導的,但大衛連拒絕了肩負重任,才由卻德格拉斯推薦史丹利寇比力克上馬,拍出來的電影竟成為經典,若沒看過的不妨找光盤來看看,可証實我並非老是懷舊,老是覺得新不如舊,我祇是在數十年前看過一次,但至今仍印象猶新,還記得不少情節和場面。

「風雲群英會」台灣譯作「萬夫莫敵」,譯名不分伯仲,同樣是有份量、有氣魄,不過若是作為電視片集譯名,我認為後者較為貼切。

1960年的電影拍峻後屢獲殊名,彼得烏斯丁諾夫Peter Ustinor還憑此片拿到奧斯卡最佳配角金像獎,他演的是個奴隸販子。

故事是說古羅馬時代盛行鬥士死拼的活動,以供平民百姓作為娛樂節目,而鬥士都是戰俘及奴隸,在鬥獸場內拼個你死我活,斯巴達卡斯Spartacus是個奴隸鬥士,在一場生死鬥中突爾發難,與眾鬥士一起叛變,謀取自由,他成為反抗羅馬帝國的叛軍領袖,勢不可擋,羅馬大將軍賈士特Crassus率兵對他圍剿,此角色由「莎劇爵士」羅蘭士奧利花Lawrance Olivier扮演,羅馬軍是財雄勢大,這大隊奴隸兵終於被出賣而革命失敗,全部叛逆者被釘十字架處死。

而這套新拍的「萬夫莫敵」並非祇借用原作的電影角色名字,而是將原作的小說衍生為片集,製作人是借題發揮,一小時的片集可以由一位主角帶出很多角色,再發生很多支線的故事情節,這套片集恐怕不可能在中港台正式在電視機播出,若是播出也要大量刪剪,還會剪得支離破碎,因為是三級片,內裡的暴力十分過火,情色鏡頭也不少,就像以前的「羅馬」片集,但這部更緊隨時間步筏進展,有過之而無不及。

我祇看了六集,劇情算是比很多電影還緊湊,不但把兩種原素一爐共煮,更可說是絕不偷工減料,而且加重配料的份量泡製,但卻是兒童不宜,連成年人也不宜,實在是過份渲染得過份厲害。

「羅馬」片集雖是三級,但男人私處還是有所保留,不像這片集的袒蕩蕩,男女平等,男人露點視作等閒,內容更是大膽,動作更為露骨。

最近的同性戀鬧劇「基志雙雄」有不少露骨的同志做愛鏡頭,畢竟主演者都是有頭有臉的巨星,那類動作鏡頭也不免遮遮掩掩,絕不像此片集裡兩名男鬥士開門見山的表演,真的看得人乍舌。

古羅馬是否如此道德淪亡?Orgy(意謂荒淫派對)在當時確是相當流行,而女性祇披薄紗的衣料,身材玲瓏剔透,義大利男人又是好色登徒子,愛出其不意捏女人的屁股,若在當代沒有法律保障婦女,可想而知他們會怎樣猖狂了。

以古羅馬道德淪亡為題材的三級片也有不少,好讓製片家販賣色情,但不能不提的是1979年的超級大作,也是這套片集老祖宗的「卡里古拉Caligula」,這部鉅製耗資龐大,闡述古羅馬暴君卡里古拉的荒淫無道軼事,他登基時期不長,終年才二十九歲,在位時瘋狂縱慾,好男、女色,甚至肥水不滲別人田,連胞妹也不放過成為他的洩慾對象,他揮霍無度,酒池肉林,道德崩潰。

當年上映時電影曾大量刪剪,但漏網之『餘』也有不少(此乃魚我所欲也,餘則令我嘔吐) ,那些場面當時我看得祇覺噁心,猶記得我是在九龍某戲院看的,看過後也印象不佳,刪剪處太多,電檢處官員權充了剪接師,但當然是非職業專才,況且是導演故意賣弄色情,在羅馬片場搭建的古羅馬宮殿及男女巨大的性器官,不單是大而無當,更有仿冒大導演「費里尼」風格之嫌。

導演一職本來是由義大利三級片專才丁度巴斯Tinto Brass擔任,由色情的「閣樓雜誌Penthouse」掌舵人卜古仙農Bob Guccione出資拍攝,後來他竟嫌丁度拍得不夠色情,改由自己操刀,雖然兩人都是一丘之貉,但拍出來的電影風格不統一,這才真的是大而無當,及後卜古仙農還在閣樓雜誌出了特刊推銷此片,但電檢處都不通過,我看的那本也經過刪剪,把有些不文照片撕下,或用黑色箱頭筆塗黑了,真虧政府花費人力物力阻擋污褻照片入俗眼。

這片演員眾多,由馬哥林麥杜威Malcolum McDowell演卡里古拉,還有封爵的老牌名演員尊基格John Gielgud和彼得奧圖Peter O’Toole助陣,而今日屢穫提名最佳女主角、以演英女王獲奧斯卡的海倫米蘭Helen Mirren也客串演出。

我也收藏了這部電影的光盤已有多年,但我一直沒再看,現在也找不出來了,因為初看的印象不佳,現在對震撼力強的場面更為抗拒,那些色情道具就像成人遊樂場的大玩具,自己既然也有,何苦相形見絀徒引自卑?

其實像卡里古拉的暴君在古羅馬也不少,跟他一樣一旦登基則狂妄地使用特權,像焚燒整個羅馬作為娛己的尼羅王King Nero,不過比不上他肆意強奸貴婦,荒淫肆虐,殘暴兇狠,濫殺官員,沒收貴族財產,逼良為娼,視人命如草芥,罪狀罄竹難書,天人共憤,儼然惡魔下凡,結果招來殺身之禍,這些歷史就被後人借作題材,卡里古拉本是存在主義作家卡謬的作品,昔日是1938年,卡謬的作品是借古喻當年的天地不仁社會情況,丁度巴斯當然不是根據小說改編電影,這「淫蟲」可能連卡謬的作品也未曾看過,更可能不知道有這本劇作,而是借題自行發揮,渲染血腥暴力加色情之能事。

去年香港有部舞台劇「捕月魔君卡里古拉」上演,相信舞台劇一定依足卡謬的作品,也不會販賣色情,但我對此人物並無好感,也近乎憎厭,所以我沒看。

再說回「萬夫莫敵」這部電視片集,把故事發生的朝代在古羅馬,當年真的人命賤如芻狗,描述鬥士血戰的血腥和性愛場面已流於過份,噴血、斷肢、砍首場面多不勝數,也知道是電腦效果做出來,但也仿真度甚高,如今已比當年尺度開放,製片家已可以肆意賣弄作為賣點,若是今日再重拍卡里古拉的故事,相信無論是電影或是電視片集會比當年更甚,喜歡看與否也是見仁見智了。

(2010年5月25日)

疊影迷情之105 由藏族話劇「扎西崗」看世界


由藏族話劇「扎西崗」看世界 from a Tibetan Drama see the World

2010年5月18晚,我們一行六人留在廣州市,適逢是第九屆中國藝術節,本來是由招待單位帶領去看河南梆子戲的,我這廣東人從沒見識過,但因堵車,誤打誤撞結果去廣東外語學院劇場看了一場藏族話劇。

我對藏族文化是認識膚淺,對於去年西藏發生的漢藏兩民族衝突已忘記掉,我向來不喜歡愛出風頭的達賴喇嘛,對以宗教牽涉政治也相當反感,記著,這純粹是我個人意見。

對於觀看這齣藏族話劇我也期望不大,不過看看藏族服裝也可消閒,也算不枉此行,既來之則安之,也不賣關子了,這部話劇確是不看也沒損失。

先說說戲軌本事吧,「扎西崗」是西藏農村,主角「巴丹」由經營畜牧業富起來,他帶領全村鄉親辦理西方養牛場,本來已有良好的奶製品成績,卻慘逢一場大雪,封堵對外交通,導至飼料不足,乳牛陷入缺奶和頻臨餓死的困局,後來以為用蔬菜作飼料可以解困,可是蔬菜內有禁用農藥,牛群全數死亡,令巴丹的債主臨門,當然是救星黨委書記及時打救,終於大團圓收場。

劇情就是如此簡簡單單,編劇就是向黨交足功課就可上演了。

聰明人一看也知道這部是宣傳共產黨無遠弗屆的話劇,沒想到從60年代的樣板戲「紅燈記」到如今的「扎西崗」,共產黨的宣傳文化劇仍是換湯不換藥,歌頌黨,表揚黨豐功偉績的硬推銷手法依然故我,真的五十年不變。

先說此劇的男主角,演出者一定高大,英俊瀟洒乃屬其次,形象不能比黨派來的委員或書記討好,這才突出共產黨員的英明神武,而且主角雖然大義凜然,但每次在劇中必然犯了一點思想或行為上的錯誤,絕不會是大錯,能受黨員一言兩句可以改變過來,返歸黨的正途,前途又一片光茫,這種足已令人毛管直豎的情節,黨宣傳機構卻樂此不疲反覆用了又用,真虧他們的腦筋也五十年不變。

劇中有一位老婦,老是拿著藏族人的轉世銅鈴,她德高望重,也不用她念對白,祇是幌著佝僂身軀,每當遇上村民猶疑不決時,她就作出決定,其餘的村民無論黑白好歹都聽隨她,跟她一樣作出明確的決策,開場不久,男主角巴丹要說服村民合資買乳牛開奶製品牧場,人人都抱以冷淡態度,她突然把積蓄交給巴丹,村民如中了催眠術,立刻踴躍爭先恐後把錢交出來。

到了遇上大災難,乳牛全數死亡,巴丹血本無歸,村民拿著欠單向他追債,當此走投無路之際,這老嫗默不作聲的把欠單投入火爐裡燒掉,全部村民也跟著排隊去燒欠單,一頭一尾皆以她為首,看到這裡,哄堂激動地拍手,真的令我啼笑皆非,這完全是一廂情願的編劇,如此幼稚,令這部話劇祇能作地區性演出,又豈能登大雅之堂?

由這位老嫗精神領袖令我想起近日泰國「紅衫軍」的政治鬥爭鬧劇,19號晚上乘火車回港時,看見列車上的電視播出新聞片,看到整座中央世界Central World商場頓成火海,整座大樓焚毀,紅衫軍與軍警頑抗,要玉石俱焚,紅衫軍多是農民組織,而他們最崇拜的是泰王蒲眉逢,這次連日來鬧得天翻地覆,這位精神領袖竟不出來露面平息糾紛,率弄至不可收拾的地步,令泰國經濟蒙受重創,當然泰王不露面自有許多的因素,不足為外人道,許多落後群眾的確需要一位精神領袖來帶領他們,這位可說是跟武俠小說中的「定海神針」有異曲同工之效,(這名詞恕我是借用了觀劇時某文化界朋友高人之詞,我覺得其用詞何奇精確,不得不借用一下) 。

「扎西崗」唯一令我稍有裨益的就是這位老嫗,聯想到中、泰文化不同,但一樣有「止瀉丸」式的人物,祇是這些能平定亂局的人是否能及時出現,發揮一定的作用。

可能以為這種愚民手法仍能奏效吧,對普羅大眾還勉強用得著,但對智識份子,祇會嗤之以鼻;但黨核心宣傳部仍相信是「橋不怕舊,最重要受」,他們那種愚民政策把老百姓的智商低估到最低程度,硬推銷黨的功績則信不信由你。

當今的共產黨宣傳部仍徹底相信堅守著的八股手法,仍行之有效,再說現代的共產黨宣傳手法仍是一成不變的話,就是退步,沒法與時代同步邁進,共產黨是以宣傳起家的,毛澤東是絕頂聰明的人,把基督教的傳道手法活學活用,頒令將自己的毛語錄等同聖經,要紅衛兵當作聖經的金句般查經、閱讀、熟讀,要滾瓜爛熟,口口聲聲說共產黨不搞個人崇拜,他卻反其道而行,如今還死不要臉,躺在水晶棺內,供人瞻仰拜膜。

政治本來就是耍陰耍狠,手段高強者成王,共產黨已建國六十年,但內蘊的毛病其多,祇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治標不治本,像去年的西藏拉薩暴亂,表面上是平了亂,但沒有正正式式的解決問題,漢藏民族的糾紛依然存在,祇不過是粉飾太平,當然要解決問題非一朝一夕,時間固然重要,但手法和手段也不能故步自封,要真正的開放,真正的令兩族人民互相接受異己,但恐怕共產黨也不容易做得到。

總不能像「扎西崗」一劇,話劇乘時推出,但絕對成效絕不大,到遇上棘手難事時派一名黨委員來說幾句話,就可了事,那祇是做戲,當不得真,哄稚齡兒童或許會奏效,像看了全劇也不能令我感動,老套的劇情,樣板的演員表情,早已猜得出壞不透的反派角色會改邪歸正,期望能看到意外的情節卻一律欠奉,最後來一場集體共舞,虛假作偽令我雖不致反感也覺得好笑,但卻笑不出來,閉幕時哄堂拍手,我也隨眾,祇不過是出於禮貌而已,也當不得真。

(2010年5月23日)

疊影迷情 之104 認識醜陋的中國人

認識醜陋的中國人 Get to Know the Ugly Chinese

六十年代有一部由馬龍白蘭度Marlon Branrdo主演的電影叫:「醜陋的美國人The Ugly American」,由流行小說改編,故事是說美國一名領事在東南亞國家的遭遇,對美國的對外政策大肆批評,說美國人虛偽、奸詐,內心醜惡。

相隔四十多年,至今中港台從沒有一本小說敢說中國人的劣根性,中國人實在比外國人更不容納批判,也不會自省,由此觀之中國人一直以為自己是禮義之邦,外國人才是蠻夷之族,但是中國人內心狹隘,實在比不上外國人的胸襟大方。

每個民族都有世襲及遺傳的劣根性,也不能比較誰多誰少,但後天的培育與教養可以把劣根性減少甚至去除。中國大陸經過數十年的閉關自守,三十多年前才逐漸開放,接受外來文化,況且直至現在並不是完全開放,許多思想和言論仍然必須禁閉,這樣說還要經過數十年後,大陸才是真正的與外國接軌,老百姓才真的會自省、會檢討自己的過失,才會徹底消除長期積累的劣根性。

至於香港人是生活在狹小的地域,以前長期以來受英國人統治,畢竟在外國人控制大局下,文化質素是比較好一點兒,但是卻養成自顧自的自私和猜疑,這也是劣根性,要改變也非一朝一夕的事,也需要時間。

台灣人算是比大陸較早開放,祇是一段極短的時期封鎖了言論自由,和過濾外國文化,但台灣人的島國心態及狹隘的民族心態,卻是根深蒂固,老百姓的劣根性更甚於中國大陸,要改,要消除,可能要經過更長的日子才行。

中國是地廣人雜,經過多少年的政治鬥爭,犧牲了多少無辜性命才能闖開今時今日的地步,現在中國人已富起來,但仍有不少醜陋的嘴臉、行為和本性依然如故,雖說不少中國影星已被世界接受認同,但漂亮的祇是外表而已。

今日(2010年5月21日),早上看香港無線電視台晨早新聞時,看到一則國內新聞,大陸某城市有一位大爺喝醉了,拿著一罐「王老吉」涼茶登上飛機,大模大樣的隨便佔了人家的頭等艙座位,管他的倒頭大睡,機艙內的工作人員也喚他不醒,勞煩公安登機把他叫醒,他還強詞奪理說自己沒有錯,不肯讓座,後來由公安強行把他帶走,足令飛機延誤了一個小時才能起飛,他在拘留所還說自己無辜,結果他被囚了五天才獲釋,這種醜惡的大爺本色我也屢見不鮮,在政治開放初期,幾乎每次出外無論坐什麼集體運輸交通工具也遇得上。

別以為這些「醜惡人板」已隨時代而滅跡,這段新聞報導片衹不過是冰山一角,三年前,2007年,我坐內陸飛機由西北某省回深圳也遇上過這種事情,而且強橫無理的竟是個香港影星,且聽我細細道來:這名男影星仗著有點名氣,坐的又是頭等艙,要知道國內的飛機就像70年代美國TWA航空公司的宣傳「經濟客位」廣告片,頭等艙與經濟客位祇是一布之隔,廣告片內那位書獃子主角經過某航空公司飛機的頭等艙時,覺得十分豪華,但空中小姐把分隔的布簾一拉,經濟艙內是一塌糊塗,座位又擠又亂,有人還捧著雞隻登機,屈在其中,有若走難,跟著廣告宣傳口號出現道:「我們的經濟客位與頭等艙並非祇有一布之隔,有相當敞闊的空間….. 。」

要言歸正傳了,該名香港影星把他搜刮回來的畫軸和行李包就放在頭等艙後面一排座位上,適逢那兩個座位是我和一名老外坐的,我當然禮貌地向那位大款影星說要他騰出座位來,他竟裝作充耳不聞,好像他是影星就享有特權佔用多兩個座位,我祇好對空中小姐說,由第三者漂亮美女開聲要求,也許他會自動地拿回自己的物品,但非如此,他什麼美女沒合作過和親過嘴?這空中小姐在他眼裡算是老幾?他祇是昂起頭來,冷冷的說:「這部飛機空位不少,為何他們偏要坐這兩個座位?」,但老外是原則至上,也冷冷的回應:「This is my seat,I have my right to take this seat。(這是我的座位,我有權利要坐這座位) 」,這男影星見是老外堅持,他才命身旁的助手把佔用了座位的物件拿走,放到後幾排空座位去。

當時他那副可憎的面孔和醜態的表情我至今仍歷歷在目。

今年在上海舉行的世博,我們可從電視新聞片中看見中國人爭先恐後,要先睹為快的醜態,很多人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使用暴力,有許多香港人對我說:「祇有在大陸才有這麼多醜態百出的中國人,在香港和台灣不會有。」

不管他們是否反共份子,但他們內心存有歧視成份已是醜陋,他們老是說大陸遊客乘坐自動樓梯不會靠邊兒站,騰出空間來讓趕路者拾級而上,此為罪項之一,更可列出罪狀多條,說大陸人教而不善。香港人這種優越感也相當醜陋。

香港卻是有不少醜陋的中國人,不能五十步笑百步,就如在地下鐵列車車廂內,往往可見很多穿著整齊的男士蹺起二郎腿,大模大樣,不管他的皮鞋底會揩髒人家的衣服,他們卻像是仍要向公眾炫耀他們的品牌鞋子。

廣東話有句俗語說:「好眉好貌生沙蚤」,意思是說不管長得相貌如何端莊,但卻是身體長蚤子,金玉其外、敗絮其中,這種俊男俏女其實心腸歹毒,除卻外表幌子,也不外是臭腐肉身軀,符合佛偈說的「一副臭皮囊」。

別嘲笑人家了,香港人,其實香港人也有不少醜陋種,例如今天我一早打算先寫這題目,就由上午九時出門開始,細心觀察會遇上醜陋的香港人有多少?

先在地鐵內碰到一個英俊的二郎腿沙蚤幫,在密麻麻的車廂內架起鞋底,不理人家,看報享受,一派你揩到我的鞋底是你不幸,怪不了誰。出了車站後,我故意找人問路,試驗目標是由香港上環到西環,沿途經過店舖的男女掌店員,以十個為準,我率問了九個,連我也懷疑自己是否如此好運道?連續碰上九個是同一族人,可說是「九子連環」,他們是一同受教育培養,吃同一種米長大,所以有同一的冷漠表情,都是好理不理冷淡的道:「前面就是。」,但前面要走多遠才是呢?拐彎兒處往左還是往右走呢?多問他/她們一句也嫌我討厭,今天我是在30度酷熱氣溫下穿一身乳白西裝,繡花名貴品牌黑色襯衣,當我問到第五個試驗目標時,我有點懷疑自己是不是「穿上龍袍也不像太子」,在窗櫥反影上照了又照,覺得若是去結婚也沒我打扮得如此隆重,這些人樣貌端正,但全無助人之心,也給我全綑上一紮,標簽上寫了是醜劣一族。

別說我拿日本、台灣、甚至國內北方的人來比較,日本是典範,分數打得最高,我曾嘗試在東京問過路,人家管店的雖然言語不通,但都想盡辦法要你瞭解怎樣去到目的地,若是不知道陌生客所問的地方,他/她們會一直向你鞠躬道歉,認為幫不上忙是罪過,不管他們是真是假,那種誠意已是美不可言了,後來我想到一定是跟經濟不景氣有關,生意不好也無心招呼問路人了,一定如此。

晚上我才進行第三項實驗,我偏在8時正到了銅鑼灣最火的品牌茶餐室「翠華」,顧客要輪候進場,其門如市,人多,最容易逮到醜陋的香港人,果然不出所料,我站著的那一桌就有兩位美少女,她們祇在喝飲料聊天,霸佔了四人卡座,一個用吸管吸了飲料,又吐回去,永遠保持同一飲料的水平線,另一個乾脆不喝,因為她面前那杯冰咖啡冰已融了,變得淡黃色了,但這對姊妹花仍賴著不走,人家沒座子坐是人家的事,用照妖鏡一照,她們也是貌醜之人,無可諱言外頭是熱,但已是晚上,氣溫已降,再不然到有空調的商場去逛一逛也足可消暑。

到了我們一行三人坐下了,祇嗅得一陣難聞之氣味,如入鰒魚之肆,先聞其臭,到處張望查究氣味來源,終有蹤跡可尋,氣味來自對面座位的一名男士,看他外表不似是市井之徒,說話滿口英語名詞,平頭裝,架角質眼鏡,中度短褲,品牌汗衣,腳下踏的是輕鬆鞋,沒穿襪子,他把鞋子脫掉,左腳揉著右腳,擠出味來以供同好者嗅,亦可當是「鹹魚」氣味伴飯吃,他也是沙蚤一族,錯不了。

所以別以為是大陸人、台灣人才是醜陋的中國人,香港同胞流同一血脈,想否認也不行了,論醜陋是應該不分軒輊,以上所說的例子都不過是浮光掠影所見,論手段,論政治,咱們中國同胞有更醜陋的,要說也說不盡,更猶勝外國人。

人醜陋,不是外表,而是內心,所謂「有諸內形諸外」,再說外觀隨歲月而蒼老,不能久持,內在美才是真正的美,要摒除「醜陋的中國人」這個名函,就要先從內心做起,先有個人修養及修維才行,也別說我悲觀氣餒,有漂亮內心高貴人格、能捨己為人的中國人也有不少,就像我問路的第十個,我終於碰上一個中年女士看店的,她熱誠助人的態度令我對中國人恢復信心,漂亮的中國人祇是能否遇上而已,就如走在街上,也不是看到滿街美麗的人,情況相若。

(2010年5月21晚)

疊影迷情之103 詩狂字傲笑凡塵

圖為大書法畫家岑文濤


詩狂字傲笑凡塵 The Extraordinary Calligraphy Master

2010年5月18日組隊,一行十餘人往廣州畫苑參觀梅創基之個人畫展「上善若水」,再往畫家陳建中之番禺鄉郊畫室拜訪,傍晚祇剩七人,晚飯後再分兩隊人馬,一隊留在晚飯之「澳門街」繼續享用美食,另一隊則往廣州外語學院觀看藏族話劇「扎西崗」,觀劇之行如何,此乃容後再談,觀劇後驅車回「竹韻山莊」,由岑太太安排住處,並往岑文濤老兄之家及畫室參觀,行程緊湊,風塵僕僕,一整天與文化界接觸之旅暫時還未可以打上完滿句號。

此次有幸參觀詩字畫家岑文濤之廣州畫室,可說是再逢機會觀其即席賦詩揮筆,見其率爾操觚,銜華佩實,狂情躍然紙上,一滌吾之俗眼。

岑文濤老兄與我認識多年,他玩世不恭,好頑皮嬉戲,其字極具真我本性,筆走龍騰似放蕩不羈,但細察下方見結構真功,峛目鉥心,此乃天賦加率性再加人生經歷及長期修煉,缺一不可,但也非泛泛之輩具此因素亦能修成正果。

他揮毫時喜狂歌鬧嬉,若有烈酒更能舒發豪情,筆飛墨舞,真具娛樂性,可惜我絕無酒量,未能與之同達酒後之境界,若能共醉放懷高歌,意境亦難及其皮毛百份之一,我之凡夫俗子族類怎也夠不著。

作為真正藝術家要具獨特性格,才能產生優秀作品,跟他相聚茶茗,不愁寂寞,足可笑逐頻開,識友如此,夫復何求?

的確是,他是個老頑童,人生在世若事事拘緊,不放懷歡笑面對人生,祇徒浪費生命,自從他搬往廣州市居住後,我已跟他沒見過面多年,他風采及風趣依然,令我羨慕的是他得天獨厚,仍是身裁瀟洒,廣州市具「食府」之美譽,他相交滿天下,經常應酬宴食,幾乎無日無之,但仍保持身段,而我是體質吸收力特強,就是喝水也長胖,加上饞嘴,食、不能禁,長得膀大腰圓、五大三粗的,體重與智慧卻成反比,每當友儕與我多時不見,闢頭一句就擊中我要害,說我長胖了很多,能不悲哉?

當夜觀看他書寫作品時,他順道兒即席表演一段粵式「唱龍舟」,兼提昔日掌故,確令我之城裡人獲益匪淺,他表情詼諧,將一段當日大宅丫環與乞丐之間發生的小故事說得淋漓盡致,雖略有不文,卻是文化味奇濃,足令滿堂男女賓客笑不攏嘴,恕我在此不能覆述,一是人家版權所有,二是拙作文字難表達其百份之一二,三是若非在場也難領略其演繹精彩之處,倒不如不說算了。

憶起某次與他同聚晚餐,他一時興致勃勃,學「黎明」唱歌,一舉手一投足已笑破肚皮,繼續來一段外省人在卡拉OK唱香港電視劇主題曲,射鵰英雄傳之華山論劍片集插曲「世間始終你好」,此乃「羅文」與「甄妮」合唱的歌曲,他一人包辦男女合唱,仿效北方女子口音演繹難學的廣東話,足令在座眾人笑得人仰肚翻,他妙語如珠,當夜所有美食祇是陪襯品,他的表演才是真正佳餚美釀。

真的是臥虎藏龍,我友儕中許多有「脫口秀」的天份,所以詹瑞文、黃子華、軟硬天師之族怎也點不中我的笑穴,所有職業笑匠也得靠邊兒站,岑老兄是其中表表者,怪不得他有不少朋友樂意跟他共醉,家中常高朋滿座。

十多年前,我初次跟他認識,看了他的作品集,其中一幅字聯是:「鬚長仍屬小輩、腿短更爬高山」,短短十二字,看似平平無奇,但字裡含義頗深,他外表形象是蓄長鬍子,第一句有點自謙,後一句卻有勵志豪情,他自道是「喜丹青、好翰墨、愛吟詩作對」,「一紙狂煙奇墨,半杯老酒好詩」,別瞧他是身形纖瘦,但心具豪情,正是「雄風捲大地,才氣盪山河」。

他對聯創作甚多,翰墨作品集也多,就是不懂文字者一看也著迷,他又十分用功,如他寫的「積弱能翻世間忌惰,自強不息天道酬勤」,我最喜歡他的另一對對聯是「甘為野草,不作天香」,文字簡單但意境奇高。

將名字化作對聯也是他強項之一,他為我朋友畫家陳永鏘作過對聯,「永年誰吶喊,此日我鏗鏘」,第一個是『永』字,最後一個是『鏘』字,又例如他為他友人「祖蔭」作的對聯「蘭為香之祖、孝乃福者蔭」,對聯已含兩名字,他吟詩作對是信手拈來,思維快捷,以前有幸跟他在麻將桌上過招,但敗於思維不及其萬一,連運氣也救不了我,屢次成為他手下敗將,不堪提,足以為恥。

書法是中國歷史悠久的文化藝術,他自創的書法我妄稱之為「文濤狂草派」,風格超綽,自成一派,某天我經過住處附近一間裱畫店,驟見一幅書畫,已認出是他的大作,近看証實並沒有看錯,我本來對書法興致不濃,但多看多研究,也變得興致勃勃了,也甚有裨益,也符合他所寫的「天道酬勤」,漸漸草書文字也難不倒我了。

而擅長書法的藝術家往往是祇勝於兩三種書法,但他是無論草書、行書,棣書、篆書、楷書無一不精,欣賞他的作品是一種享受,再高層次的是達至另一種超然物外的心境,書法是一門藝術,近年來岑老兄自創書畫,又邁至另一嶺域,他的作品抽象而具雅意豪情,此乃天份修成,令人羨慕不已,看他畫作內蘊童真,但亦不失其狂傲風格,能達此境界,正是書、畫融為一體,已臻化境,無分彼此。

岑老兄乃性情中人,卓犖不羈,襟懷灑落,爽朗好客,遊戲人間,笑傲凡塵,性格有如醇酒香茗,入口芬香,歷久猶存,如此經典人物也是世間精品奇才,人間稀有,能認識他也是一種上天對我極大的恩賜。

(2010年5月20日)

2010年5月13日星期四

疊影迷情之102 香煙迷情

疊影迷情之102 Movies Crossover 102

香煙迷情 Smoke Get in Your Mind

日前(201055) 香港立法會開會,討論八月份開始,香港人在每個口岸過關時祇能帶十九根香煙合法入境,聽到這個既滑稽又荒謬的提案,就算是不吸煙者也覺得那些每月領取高薪的香港政府高官是頭大無腦,腦大生草。


一包香煙是二十根,難道在免稅店買了一包要先去掉一根才可攜之過海關嗎?這豈不是在免稅店前面要擺個垃圾桶來收集多餘的一根?簡直虧他們想得出來,既然是嫉煙如仇,何不乾脆立法把香煙視作毒品,禁制算了。


枉稱香港是中國唯一可享有一點兒自由的彈丸之地,甭想到這些官員好的不學,卻學足北大人哪種閉塞的頭腦,且有過之而無不及。


香港已是處處禁煙,煙民抽煙也要左閃右避,如若竊賊,豎起香港是自由開放的幌子,但另方面卻是剝奪人家權利,有見及此,令人不吐不快。


吸煙是每個人的權利,各人體質不同,有許多老煙槍活到九十九,也有不少老煙槍抽了幾十年煙,一旦戒掉毛病就來,活不了多久,既然有這種情況,生死有命,活著就有生存的自由和權利,又豈可專制剝奪人家的自由呢?


再說香港政府又要抽香煙稅,既然要向人家拿錢,又設立諸多條款禁止消費者使用人家的產品,這又是什麼道理?在電視新聞報導片中看見那位「現代香港林則徐」公子高官說些歪理來比喻,高智的人聽了被他氣死,政府花這麼多錢來請一個沒什麼智慧的人來當官,不氣才怪,低智份子聽了會笑死,原來有高官比我等愚人更低智,對著老百姓公開說笑話,不捧捧場大笑怎行?


他舉例說當年飛機實行航機上不能抽煙,許多航空公司說這樣做會令航空事業關門大吉,但反而航空公司還一直賺錢,坐飛機與吸煙有啥關係?你要去別的地方難道是因為不准抽煙,就寧可不去嗎?儼然是歪比喻。


再說酒也是導至人酗酒而衍生不少病症,如肝癌、肝病、血管病症及心臟病,若是為老百姓健康,為什麼不連酒也一併禁止呢?就瞧美國在20年代禁酒,搞出更多的社會暴力問題,直至要破除禁令才解決問題。


可說這群衛生署高官是冥頑不靈,腦筋閉塞,享有高薪厚祿而鑽牛角尖,拼命想出餿主意來表示他們無所不用其極,不是坐在辦公室不去想餿主意。


想起當年很多電影也有抽煙鏡頭,但如今世界流行禁煙運動,電影裡祇有拍七十年代之前的故事背景才有抽煙鏡頭,否則就不合時宜,有導人吸煙之嫌,但電影有時候也拍攝吸毒者吸毒,是否這些寫實鏡頭也避不過香港電影檢查署的刪剪呢?如今香港在上海拍攝「十面埋伏」,在當地搭建了以前的香港街道,成為大片場,物盡其用,將來很多電影都在那裡攝製,例如現在上影的「葉問2」,拍攝的是香港50年代,但沒想到那年頭的人都響應香港的禁煙行動,片中沒有一個吸煙客,這就有點不切實「況」了,當年最流行的是「黑貓」、「三炮台」、「好彩」,街頭都是隨處可見這些香煙廣告,但現在片裡卻欠奉,就是為了避嫌,也無所謂,香港人一向拍攝的電影都是得過且過,為怕拍了會被「吸煙道德委員會」投訴:如此正派的電影也導人誤入歧途嗎?乾脆不拍算了。


以前我寫過「電影裡的香煙」一文,要寫有關同一題材的材料多的是,以前的西部片裡,牛郎都抽自己做的捲煙,不時有示範製作片段,他們用的是「不安全火柴」,就是用手指夾著火柴頭在硬物例如在指甲上一擦,可以燃點,許多時候都可見牛郎大款大模大樣的走進酒吧,拿著火柴在牛山濯濯的人頭頂一擦,就燃著了火用來點煙,觀眾看得過癮,若是正氣凜然的主角在歹角頭上一擦,更是大快人心,現在觀眾都沒有這享受心態,祇覺得主角吸煙就是不對。


西部片許多時候是白人打印第安人,打得多了始終也要大家化干戈為玉帛,大美國主義的藍衣戰士(Solider Blue) 要到印第安人營帳裡談判,酋長以禮相待,大家坐下來,酋長以土煙管奉客,我記得有一套西部片是占赫頓Jim Hutton演的,(此君的兒子是添密菲赫頓Timothy Hutton,曾演過羅拔烈福導演的「陌生人The Originally People」得過奧斯卡最佳配角獎),此君抽了酋長奉客的土煙後,走出帳蓬,對同僚說:「哪有這麼難抽的煙草。」,他真的是反抽煙先鋒隊長。


有一幅由拉丁裔漫畫家瑟吉奧阿拉貢斯Sergio Aragones在「瘋狂雜誌Mad Magazine」畫的小幅漫畫,畫一個藍衣戰士在跟印第安人酋長在抽和平煙斗時,噴出來的竟是肥皂泡,幾個紅蕃是暴了眼,牛郎戰士是十分尷尬,相當好玩。


將會上映的電影「通天奇兵The A Team」,是由電視片集搬上大銀幕,片集裡的領導人是佐治畢柏George Pepard,他是個老煙槍,凡片都抽香煙,後來改戰電視界,他戒掉抽煙,晉了級,改抽雪茄,則更具氣魄,記得他在「珠光寶氣Breakfast at Tiffany裡演個鬱鬱不得志的作家,他常嘴巴叼著香煙,又酷又具形格,他在「流氓保鏢 - PJ」一片中,偏偏愛在抽煙前拿著一根香煙把玩,這些小動作已記不清楚了,但他演得有型,的確是令昔日青少年也想模仿一番。

圖為佐治畢柏,電視片集「The A Team通天奇兵」的大隊長遺照。

不是光說美國片,英國片也同樣有抽煙表演鏡頭。


就如「福爾摩斯」,大偵探的形象是愛抽大煙斗,但新的拍的「福爾摩斯」,小羅拔當尼Robert Downey Jr. 卻不抽煙斗也不抽煙,這就不像是根據原著拍的原裝貨了,很多英國裔演員抽煙也別具風格,說近代的有辛康納利Sean Connrey,他在拍攝第一集「鐵金剛大破神祕島Dr. No」的第一場,在賭場裡賭博,有位冶豔女郎問他名字,他拿出金煙盒來,抽出一根煙,叼在嘴上,冷冷的說:「My name is BoneJames Bond。我姓邦,占士邦」,真箇酷氣逼人來,銀幕下的觀眾沒受他的「二手煙」熏死,也會被他的抽煙的形格迷死。

圖為昔日「女人殺手義大利分部舵主」馬斯杜安尼蹲馬桶也不忘抽根煙「嘆世界」。

而英籍的美國影星大衛尼雲,前幾篇文章已介紹過此君,他也是「煙族」,他性格永遠保持英式沉靜、滋油淡定,他的抽煙姿勢則十分爾雅,像是擺好正確姿態才開始享受一根香煙,囫圇吞棗式啜吸他寧可不抽。

圖為大衛尼雲David Niven,他抽煙要隆而重之,絕不馬虎了事。

腦海中還有法國的老牌影星尚加賓,他抽的是法國無濾咀香煙,要抽到煙屁股也燒掉了,仍好像捨不得扔掉,以前某牌子香煙有句廣告語說:「Till the Last Drop」直譯是「吸到最後口」,相信他是奉之若至理名言。至於另一名性格法國演員是伊扶蒙丹,他貌不驚人,但暗蘊藏男人魅力,抽煙也具形格,就是連瑪麗蓮夢露也迷戀他,他是個「Chain Smoker(一根接一根的吸煙客) 」。

圖為法國女人殺手幫舵主伊扶蒙丹Yves Montand(右者)與瑪麗蓮夢露,左為舞聖占基利。

說到法國不能不說義大利,義式煙客代表影星是馬斯杜安尼Marcello Mastroianni(怎也要找出他的義大利名來),這傢伙擺出來就是個風流種,良家婦女明知他是難托負終生,但也甘願受泡,他也是喜歡在銀幕上抽煙,見他眼皮半塌,一副吊兒郎當貌,叼著香煙,抽著煙,肩倚著牆,看著蘇菲亞羅蘭寬衣解帶,那副專有表情就是邊抽煙邊欣賞美人風姿,義大利導演第昔加每逢拍兩人合作的電影必加插這一場,就像是導演風格,猶如吳宇森每部電影少不了放鴿子一樣,女觀眾就迷上這種浪子抽煙賞美的「衰」格,上海話是「愛他死脫」。


Stop!停!好,寫了這麼多有型格的抽煙影星,真有導人吸煙之嫌,恐怕再寫下去,衛生署要把我列入通緝名單的頭號人物,但尚有許多不能不提

圖為美國最性格的吸煙客堪富利保嘉在電影中慣常做型,此照片被「禁煙處」視為違禁品。

就如印度電影大師薩耶哲雷的名作「大都會」,裡頭女主角的丈夫生活窮困,也寧可食無肉,不可煙無抽,虧那女主角想盡辦法也要滿足丈夫所需。


以前在香港的電視片集也有正邪主角都抽煙,就如「賭王群英會」中的謝賢,他出現必拿著有長煙嘴的香煙,真是派頭十足。如今拍什麼民初戲也沒有吸煙客,真的是無煙也無味,是戲味;電視台也自律,早已依足法律不准賣香煙廣告,以前的香煙廣告真的是各出奇謀,令人目不暇給,印象深刻,像萬寶路香煙,每逢農曆新年拍的那輯廣告,至今仍為人所津津樂道。


萬寶路公司還買下「七俠蕩寇誌」的主題曲作為配樂,每逢過年時真的是百看不厭,更令人振奮,一年之始,應該如此,但如今已無這枝「歌仔」唱了。


還要一提的是以前還沒有海底隧道接通香港及九龍時,是由油麻地載車渡輪肩負此任,在汽車渡輪上是不准抽煙,船上掛著一個「總督」牌香煙的廣告牌,上面印著:「不准抽煙,連總督也不准No Smoking not even Viceroy」,這是語帶雙關,說:「就是閣下是總督大人也不能犯禁」,另外是連「總督」香煙也不准抽,確是高人手筆,有人說是已故鬼才黃霑的作品,也有待查核證。


寫了洋洋三千多字還意猶未盡,再寫下去怕要出「抽煙特輯」了,還不被「禁煙辦」以文入罪才怪,罪過,罪過,因為心怯,不敢再說了。


後記,本文標題是「香煙迷情」,是寫「香煙迷」的情懷,我祇是打抱不平,有感而撰文,至於英文副題我就借用了經典金曲「Smoke Get In Your Eyes」,略改一個字,祇是遊戲文章,有怪勿怪為荷。


(201058)

疊影迷情之101 執弟之手與弟偕老



執弟之手與弟偕老 Holding the Gay’s Hand Till it to the End

最近看了一部「同志」愛情喜劇片「基志雙雄I Love You, Philip Morris」,在此先來解釋一下,「同志」是港式名詞,最近看過一本大陸出的電影雜誌文章,作者也借用了這個名詞來稱呼同性戀者,不過寫的是「同誌」,可能「同志」此兩字與共產黨的同志是一樣寫法,豈能侮辱革命先烈及黨中兄弟,所以撰文者把「言」字旁加上去,以釐清界線。
由連費卡拉與約翰尼卡的聯合執導,由占基利Jim Carrey和伊雲麥葵格Ewan Megregor兩大明星合演,要知道占基利是死性不改鬼馬本色,他的面部肌肉是特別構造,修練有功,誇張表情乃他所長,這乃後話。

據介紹說電影是由真人真事改編,但內裡情節卻十分無稽荒誕,是否符合現實過案也耐人尋味。

說占基利本來是個有家室之人,突然轉變性傾向,驟變成為「基」族,更由警察變為騙徒,由正轉邪,鎯鐺入獄,在獄中結識了伊雲麥葵格,湊成獄中鴛鴦,難捨難離,因為獄中規舉要分拆情侶,他不惜屢次逃獄為求與愛人同棲同宿。

電影拍得相當露骨,毫不含蓄,跟王家衛拍的「春光乍洩」相比,這部是成人戲,王家衛拍的梁朝偉和張國榮兩人赤身祇穿內褲相擁鏡頭祇算屬小兒科,這片卻是「單刀直入」,兩名大漢袒蕩蕩的做愛,雖然是遮遮掩掩沒有露點,但已令人側目,應該在電影廣告上表明道:「有些鏡頭不堪入目,會惹人反感,要有心理準備才可觀看」,就如占基利剛在聖堂裡彈琴唱詩,馬上接上他做愛時拼勁兼嘶叫,鏡頭一拉,則看見被他幹著的壯漢情人曲著腰,一副喜痛難分的表情。

至於他和伊雲在獄中相擁而寢已屬閒事一樁,又有一場相當「抵死」,拍一艘遊艇在海中心,沒什麼動靜,也沒人跡,突然伊雲冒出來,抓著船緣嘔吐,跟著是阿占伸高雙腿,但不見人影,見他擺動雙腳,一堆褲子由上墜下穿回去。

另一場是他跟伊雲多次祕密通情信後,終能編到兩人同一囚室,兩攣客相逢恨晚,伊雲趕忙跟他解開皮帶,鏡頭往上推,是他一副欲死欲仙的享受表情,沒看過電影的人也猜得出他那副超級諧星的誇張「衰鬼」呲牙鬆毛鬆翅表情了。

可惜整部戲是有佳句而組不成佳篇,笑料倒是不乏,占基利是不欺場落力演出,交足功課,做愛表情花樣繁多,但也湊不成一部好電影。

故事是說占基利因為偷歡後駕車趕回家,途中遇上交通意外,自此走上歪途,拋妻棄子,跟一名”基”男同居,專門使用假信用卡騙取金錢,結果事敗被抓入獄,坐牢久了更成為老大哥,可呼風喚雨,跟獄中的相好伊雲訂下鴦盟,一旦兩人分開不同監獄,他竟可混得出了獄,搖身一變成為律師,為伊雲洗脫罪名而出獄,他又混進大機構當上高級行政人員,過的是豪華生活。
然而祇是編導一廂情願的說法,也沒說明詳情他是何德何能混得身光頸靚,都是導演的掩眼法,草草了事,他在開會時提出高見,打敗其他有真本事的同僚,導演祇是拍他說一堆話,祇見他口若懸河,但完全沒有聲音,公司高層已視他是人材了,編導連這些情節也懶得加工泡製,真的混帳,及至後來他怎樣盜用公款也語焉不詳,一切從簡,簡單得令觀眾看得莫名其妙一頭霧水。

導演想拍出他是個縱慾之人,祇追求交歡之樂,後來他因盜用公款被抓去坐牢,他竟不惜禁食,實行苦肉計,令自己祇剩半條人命,骨瘦如柴,又給他瞞天過海得以假釋出獄,那一場戲見他體形枯瘦嶙峋,也不知道是否電腦效果做出來。

無可諱言占基利成功絕非僥倖,他表情豐富,面上肌膚也操控自如,有一場是他回憶在獄中曾有一個愛侶死亡,在該名基男頻危之際,跟他依依不捨道別,他額上竟出現一個”Y” 形皺紋,傷心表情是如此誇張,真的是無人可及。
其中一場是他被押往其他監獄去,而伊雲為了見他最後一面,不惜衝過重重阻礙,走到可以看到外頭逮戒犯人之處,遙遙相對,默默無聲的向他道別,這小段戲拍得既感人又好笑,伊雲的痴情與狂情,不管他們是同性戀也令人同情,情愛人人都有,無分同性或異性;後來占基利當上了高級行政人員,意氣風發,整天在外頭工作應酬,冷落了躲在深閨中的伊雲,鬧出了事,伊雲捨他而去,令他再度入獄,他則屢敗屢戰,曾多次逃獄,過程當然比不上火紅的電視片集「逃Prison Break」的花樣,可說是幼稚,把觀眾當作是白痴看電影。

關於同性戀在監倉中的電影也不少,最令人難忘的莫如「蜘蛛女之吻The Kiss of the Spider Woman」,由巴西導演赫鐸巴賓高Hector Babenco執導,威廉赫William Hurt主演,說的是監牢裡一對同性戀政治犯的故事,威廉赫憑這部戲當部戲拿了當年、1985年的最佳男主角奧斯卡金像獎,同樣的題材還有2008年未上映過的英國片「越獄者The Prison」,也是拍攝監牢裡同性戀爭風吃醋引起的仇殺和越獄,不過片子到最後卻原來是一個越獄者的夢,那就難以自圓其說。

由直變攣,也不能侮辱同性戀者的性傾向,有些人生來就是有這種心理,也不能說是違背自然定律而鄙視他們,如今許多國家同性戀已合法化了。

也有不少有關已有家室之男仕突然發現自己改變性傾向的電影,最出名的莫如2002年由茱莉安娜摩爾Julianne Moore和丹尼斯圭路Dennis Quaid合演的「天堂之外Far from Heaven」,(中文譯名已忘了),電影是說表面上有幸福家庭的丹尼斯圭路竟私下背妻別戀上男人,弄得女主角茱莉安娜摩爾也紅杏出牆,跟黑人園丁丹尼希斯柏Dennis Haysbert相戀,故事背景是美國的50年代,兩段愛情也不為世所容。

以上扯及的同性戀電影都是嚴肅劇,不同這部是不嚴肅拍出來的鬧劇,後來結局的字幕打出說是伊雲出了獄,但占基利被當年當德州州長的小布殊判了無期徒刑,是耶非耶?觀眾也不得而知,再說也不必深究了。

還有片名的「Phillip Morris」,以前是一種香煙的牌子「摩利士」,昔日是品牌,但如今已在市場上消聲匿跡多時了,就如這部「怪雞」電影,雖然有兩當紅明星押陣,也不過是在電影史上曇花一現,一樣的會被人忘記。

題外話是本篇名字「執弟之手與弟偕老」,廣東俗語對同性戀者侮辱稱之為「契弟(誼弟) 」,順道一提廣東俗語有一句是「盲公佬過缸瓦巷」,意思是說「沒眼睇你們這班契弟」,就是罵人說沒眼看你們搞什麼鬼,當年廣州市的缸瓦巷住的是一拙當出殯儀仗隊的吹喇叭管樂師,生活坎坷,他們職業低微已被人所歧視,不能容入社會,也許當年「缸瓦巷」真的有很多同性戀者,作出這句俗語的人是相當刻薄損人,在這裡借用也覺心裡有愧,我也有不少摯友是這樣的性傾向,但我仍視他們是正常不過的好朋友。

(2010年5月8日)

疊影迷情 之100 用膠卷來縫合破裂婚姻


用膠卷來縫合破裂婚姻 Use the Paster to Mend the Broken Marriages

看了「前妻拘捕令The Bounty Hunter」,若不是喜歡珍妮花雅麗絲頓Jennifer Aniston,也不會去看,我對謝拉畢拿Gerard Butler已生厭意,他自從拍了「戰狼300」後漸趨中年,不耐老,比洋女人更快催殘,又不自愛,不保持昔日的狀態,有些男明星是不適合蓄鬍子的,要自知量力,但他滿面于思,扮相真的直逼香港菜市場的「豬肉佬」,找他來拍愛情喜劇,真的是何浪漫之有?

找他配珍妮花雅麗絲頓,真箇一朵鮮花插在牛糞上,糟蹋了美女,還說是兩人以前是夫婦關係,當然愛情是盲目的,但電影是商品,拍給大眾看,大眾也有相同的審美眼光,難以相信珍妮花怎會瞎了眼,胡亂擇偶,她的品味如此低劣。

但確實在幕後珍妮花雅麗絲頓竟真的與此粗漢相好,有時候真的是現實比電影更具戲劇性,令人難以置信,她自從被畢彼特Budd Pitt甩了以後,變得飢不擇食,經常跟合作過的男星都有過一段情,可惜那些男星都是「豬肉」幫。

說回電影,片子橋段不值一談,說謝拉畢拿是個「賞金獵人Bounty Hunter」,要把前妻珍妮花逮捕歸案可以領取賞金五萬美元,編導難以自圓其說,珍妮花雅麗絲頓又不是犯什麼重罪,怎會值得法庭賠上如此大筆懸紅呢?犯駁之處此其罪一,珍妮花祇不過是個小記者,發現警探墮樓自殺死亡是另有別情,鍥而不捨的追查下去,弄至後來又不清不楚,草草了事,此其罪二,添加枝葉是歹徒追殺她,又弄到不湯不水,此其三,男的又欠債纍纍,被高利貸派兩個窩囊廢打手追債,讓他屢次逃脫,也是窩囊廢橋段,令人莫名其妙,此其罪四,男的穿州越省把女的抓回紐約,其中過程不外是女的多次擺脫而逃亡,也無巧妙之處,此其罪五,後來是男的盡忠職守,不念舊情,把她送入警局,其實兩人在一段相聚也沒擦出丁點火花,這段情,不談也罷,其此罪六,真是罪項連篇。

這不過是幾項大罪,還有小罪無數,幸有珍妮花雅麗絲頓獨撐大局,看她的美麗氣質,才可把整部無聊頂透的電影看完了事。

關於「賞金獵人」的電影題材以前拍過不少,最好的一部是「午夜狂奔The Midnight Run」,由羅拔迪尼路Robert De Niro扮演的賞金獵人,追蹤一名挾帶私逃的會計查理士歌甸Charles Grodin,加上聯邦調查局和黑幫插手,黑幫還派另一高手跟他鬥法,絕招層出不窮,既好笑又緊湊,把迪尼路塑做成為硬漢子,若把兩片拿來比拼,高下立判,「午夜狂奔」的導演是馬田巴斯Martin Brast,這部電影的導演跟那位賞金獵人謝拉德都是窩囊廢。

看這種「下三濫」電影,看過後不留印象,欣賞的祇是個花瓶,並無其他,倒是令人懷念昔日的粉紅色喜劇片,品味也較為高檔次,況且男主角多是熟練此種喜劇片技術的老手,如洛赫遜、加利格籣、大衛尼雲,配上熟手女工桃麗絲黛,及不少既有風韻又有姿色的一眾女星,戲軌不外是男女紏紛,確也令人看得賞心悅目,歷久不忘,但如今欠缺材料,又豈能泡製出好戲來呢?

像本片的謝拉畢拿,看過他演出兩部粉紅色喜劇都是祇有幾道板斧,擠眉弄眼、蹙起鼻子、嘴皮半翹,已是招數耍盡,也瞧不出有何幽默感,他又不特別英俊,更非風度翩翩,氣質近乎零,要他當情場殺手,真的是我的媽呀。

電影橋段是離婚男女復合,大家都是餘情未盡,正是「一夜夫妻百夜恩」,緣份是佛家所言「百世修來同船渡,千世修來共寢眠」,一對配偶一起生活了一段時期而殊多是因「瞭解而分開」,雙方是因性格不合才異離,當然也有婚外情及其他原因,正是「清官難審家庭事」,但分開後誰都會有耐不住寂寞要找慰籍,正如作家張梅跟我閒聊時曾說過:「男女分開後,再續前緣,祇有外國人生活才有,這種案例不會在中國發生。」為什麼?因為中國地大物博,人多,男人找個青春少妞又有何困難?天涯何處無芳草,亦不怕老牛嚼嫩草。

是不是外國人生活圈比較小?皆因無可選擇才會耍這招「倦鳥歸巢」呢?倒不是,祇不過是編劇諸君一廂情願的寫法,本片搞的是男女復合,半點羅曼蒂克的氣圍也欠奉,生安白造也造不出啥款式,大概是女編劇欠缺感情生活,連談情說愛也寫不出來,才有此般低劣成績,虧又逢有冤大頭投資,拍了這部垃圾片,亦可說是好萊塢壓根兒是電影題材枯竭至此地步,不是喜劇,是誠可悲也。

真的如此,最近看了另一部尚未在香港上映的西片也是環繞同離婚夫婦復合的題材,加添的也是黑幫廝殺,緣來逼使一對異離夫婦要重新釐定夫妻的定義,再次執子之手與子偕老,觀眾買不買(Buy it or not)這種戲軌也是聽隨尊便。

電影是「Did You hear About The MORGANS?你聽過有關摩根夫婦的事嗎?」,中文片名祇是直譯,尚未有正確上映的譯名,由曉格蘭Hugh Grant和莎拉傑西雅柏嘉Sarah Jessica Parker合演,也可說是另一朵鮮花插在牛糞上,我說曉格蘭是鮮花。莎拉本來就不是美麗一族,她因「色慾城市Sex and the City」電視片集出了名,非品牌衣物不穿,愛扮高貴,自以為能顛倒眾生,以後就一直維持做型不變,套套片如是,真的是「牛糞」。

劇情是女的抓到男方偷歡而分手,男的離婚後仍死纏不休要求復合,他們在紐約街頭目睹殺手殺人事件,逼著受警方保護而逃亡到西部去。

主軌如此,添加的枝葉就要視乎編導的本領了,但編與導竟同樣不濟事,弄不出出彩點,笑料就是環繞著一對城市璧人到了鄉間,如何不能適應生活環境,那些所謂鄉間也是在美國,又怎會是落後不文明呢?就等同吃慣了大餐廳的法國大餐,突然要改在茶餐廳吃民間法式西餐,同樣也能吃飽,不適應祇是無法降低自己的心理要求而已,這些笑料能令觀眾產生代入感嗎?可說是搔不著笑穴。

擾攘一番,一對離婚夫婦經歷了之所謂「生死與共」,發現對方才是理想伴侶,再續前緣,電影就是如此公式化,既無情節又無笑料,竟在同時期有兩部電影的橋段大同小異,真為美國的男女桃色喜劇悲哀。

兩部電影提及的兩段婚姻也十分兒嬉,簡單得用普通膠卷也能修補無缺,祇是信不信由你。

不過曉格蘭是我喜愛看的明星,這個英國外勞雖然現實的私生活不檢點,但他長得俏,看他的電影千萬別計較他的演技,因為他根本沒有,但靠一張惹人好感的俊臉繼續謀生,看他越是木訥越是過癮,明星的魅力正是如此。

(2010年5月7日)

2010年5月6日星期四

疊影迷情之99 數俠盜羅賓漢,還看明朝




數俠盜羅賓漢,還看明朝 Robin Hoods’ Legendaries

2010年又有俠盜羅賓漢電影推出,堪稱是「推陳出新」,這陳年老餅羅賓漢已拍過不少次,可跟我們的金庸武俠媲美,屢拍不鮮,亦可見電影題材實在缺乏。

今年的新羅賓漢大電影「俠盜驕雄Robin Hood」,是由烈尼史葛Redily Scott執導,由澳大利亞人羅素高爾Russell Crowe扮演超重的肥羅賓漢,歲月不饒人,無復十年前之「帝國驕雄Gladiator」之稍具一點兒英氣,看一個面肉橫生的「豬肉屠夫」策馬奔馳原野大地,張弩射敵,下馬廝殺,如劈豕畜,轉瞬間談情說愛,何具瀟灑之風範,又何浪漫之有?簡直有負「俠盜羅賓漢」之英名,俱往矣。

當然羅賓漢的傳奇軼事,祇是渲染成份居多,綠林好漢不畏強權暴政,揭竿而起,劫富濟貧,擬寫傳奇的人把筆尖醮了浪漫色彩,把他塑造成英雄人物。

小時候心目中的羅賓漢是個風流瀟灑,玩世不恭,頑皮而鬼主意多的好漢,皆因先入為主,兒時看過的是由艾路扶連Errol Flynn演的「俠盜羅賓漢The Adventure of Robin Hood」,他本身是個放蕩不羈的明星,高大倜儻,又是芳華正茂,英氣勃勃,蓄一抹小髭,彎著嘴兒微笑,有少許邪氣,擺明是有意挑逗異性,跳跳躍躍,充滿活力與反叛性,擺出來的形象就是野性難馴,就是偏跟苛政搞對抗的壞份子,女性就是傾慕半邪半正派的男人,不被他迷倒才怪,不,該說是他有顛倒婦孺的本錢才對,他的形象深入我心,至今仍認定他是最佳的羅賓漢人選。
真的是,如今拿羅素高爾跟他相比,把兩人照片並放一起,有如辨認嫌疑犯的情形,叫個不懂洋片的中國農村女性去選擇誰適合當羅賓漢,敢保証她一定選小鬍子艾路扶連,捨他其誰?

想像一下,要在叢林中抓著樹枝像泰山般飛躍,瘦個子當然佔盡優勢,若是讓贅肉橫體的羅素高爾抓著樹枝晃來晃去,恐怕連樹幹也支持不了他的體重,會猝然折斷,他會重甸甸的墜下來,摔個半死不活,觀眾也為他擔心不已。

當年年紀小,看了他在電影中的形象,綠衣郎,在叢林中神出鬼沒,綠衣與樹葉同色,有助他到處竄動,當年並無迷彩衣服,他這身打扮確是合情合理。及後稍長,看了羅賓漢的連環圖書及閱讀羅賓漢的英文課內外書,彩色插圖的畫像也是一身綠衣,做型就像艾路扶連的羅賓漢,後來和路迪斯奈拍了一部卡通羅賓漢,片中的主角是隻狐狸,鬼計多端,一身綠衣,形象也是仿照他,可見他是如何深入民心。

第二個也可算稱職的羅賓漢是由奇雲告士拿Kevin Costner,他演的是「俠盜王子羅賓漢Robin Hood : Prince of Thieves」,也已是1991年的事了,當年他還是英姿勃發,還沒有被自負導製的「未來水世界The Water world」和「末世戰士The Postman」兩部大而無當的電影所拖垮,他演的羅賓漢是跟隨十字軍獅王李察出征中東,戰敗回鄉,一身古代盔甲衣,身背長弓,拔箭的姿勢也具形格。
他倒不像艾路扶連的蓄了小髭,他是一向以乾淨俏臉吸引女性影迷,後來他連續二十幾部電影都鬱鬱不得志,往下坡走,他才于思滿面,在這部羅賓漢電影裡他還有個中東隨從,生死與共,由黑人老演員摩根費曼Morgan Freeman演。女主角曼安杜堡妮絲Marian Dobois由瑪麗伊麗莎白瑪雲東妮奧Mary Elizabeth Mastrantonio扮演,當年她樣子很甜美,不過她名字像「水蛇春」般長,曾演過占士金馬侖James Cameron(阿凡達的大富貴導演) 執導的「深淵Abyss」,但她不耐老,近年看她祇具當年輪廓,但已像「鄰家的祖母」,祇在電視片集裡偶焉亮亮相,至於跟羅賓漢搞對抗的是阿倫域曼Alan Rickman,演的是諾定咸的郡主喬治George,Sheriff of Nothingham,是個經常扮歹角的好演員。
電影不外是借題發揮,羅賓漢是個作文題目,由編劇憑名字創作劇本,加插羅賓漢與諾定咸行政長官的私人恩怨,但電影拍得不錯,娛樂性足,很好看,其中主題曲由白賴恩亞當Bryan Adam唱的「Everything I do, I do it for you所有事我都是為你而做」,旋律優美動聽,還榮獲1992年的奧斯卡最佳主題曲提名,經過多年依然悅耳。

扮演過幾次「獅心王李察Richard, King of the Lion Heart」的原裝老牌鐵金剛辛康納利Sean Connery,也曾扮演過英雄遲暮的羅賓漢,就是1976年的「羅賓漢與瑪麗安Robin and Marian」,合演的也是美人遲暮的安德莉夏萍Audrey Hepburn,但高貴氣質卻沒減半分,演諾定咸行政長官的是羅拔蕭Robert Shaw,老辛與他在「鐵金剛勇破間諜網From Russia with Love」曾在夜行火車上打得你死我活,還有演獅心王李察的是大名鼎鼎的李察夏里斯Richard Harris,陣容強勁,導演是娛樂片高手李察烈斯特Richard Lester,拍的是兩人的一段情,不著重武林廝殺,祇拍出一段中年人互相眷戀的愛情,偏偏遇上很多因素和障礙而不能結合,令人唏噓,電影是借題發揮的文藝片,格調奇高,在最後一幕是一枝箭射中的是一個枯爛的蘋果,頗有喻意。

喜歡拍鬧劇的導演梅布祿士Mel Brooks也拍羅賓漢,是1993年的「綠林怪傑Robin Hood : Man in Tights」,直譯是穿窄褲的羅賓漢,是部搞笑戲,十分胡鬧,但之前也有一部鬧笑羅賓漢,在1984年拍的「鬼馬羅賓漢The Zany Adventure of Robin Hood」,由佐治薛高George Segal來演蠱惑綠林好漢。

辛康納利扮演的羅賓漢體形跟羅素高爾如今的做型相似,不過是較老態龍鍾,全無英氣,不過今日的「俠盜驕雄」卻是場面偉大,娛樂性強,若不把羅素代入羅賓漢角色也可當古代戰爭片看也無妨,在此祇有日後再談本片。

上述的祇是我看過的羅賓漢電影,數俠盜羅賓漢,還看明朝,也許,也寄望明日會有英姿颯颯的新人來再次演繹這個英雄豪傑吧。

(2010年5月6日)

2010年5月4日星期二

疊影迷情之98 使我作禰和平之子

使我作禰和平之子 Make Me a Channel of Your Peace

「使我作禰和平之子」是我最感動的聖詩之一,我每次唱時必眼眶濺淚,內心激動不已。

歌詞是:「使我作禰和平之子,在憎恨之處播下禰的愛,在傷痕之處播下禰寬恕,在懷疑之處播下信心,在絕望之處播下禰盼望,在幽暗之處播下禰光明,在憂愁之處播下歡愉,在赦免時我們便蒙赦免,在捨去時我們便有所得,迎接死亡時我們便進入永生,哦,主啊使我少為自己求,少求受安慰,但求安慰人,少求被瞭解,但求瞭解人,少求愛,但求全心付出愛。」

這條歌又有一個名字是「聖法蘭西斯禱文」,這位先賢確是心胸廣闊,充滿熱愛,能成為聖,乃實至名歸,令人敬仰。

我也說過,任何宗教都是導人向善,我們篤信宗教也就是讓自己修身為善,以達世界和平,不過人倒是有缺陷,不合乎道德的標準,要達至完人卻是困難,就是己每天自省,也有許多犯錯之處,皆因陋習與品性非一朝一夕能改變過來。

無可否認,我也有不少世俗的缺點,就是這些陋病,成為達至完美人生的絆腳石,要拔掉這些根深柢固的尖石也十分困難,我也沒法達成,自知不可犯卻偏偏犯錯,感到悔疚,所以每逢我唱此偉大詩歌時每感懊惱而激動了。

處身於人與人接觸的社會,總會與人有矛盾衝突,為別人所傷,在傷痕之處播下寬恕這一點也難做到,在憎恨之處播下愛,以愛化解仇恨,往往是無法達至,這要本身大量付予,直至對方感悟,少一點兒也不行,每每以為已竭盡全力,人家尚未曾領情,必感到氣餒而放棄,其實是不足,自己還未盡全力而為,祇是差一點兒,但已把愛心關閉,再難付出了,為山九仞,功虧一簣。

但是有些人,尤其是香港人,不知是區域性教育還是環境培養,每每是冥頑不靈,任人對他們如何付予,他們總是心存成見,怎也能找出藉口來說對方做得不夠,結成化石的仇恨卻完全沒半分隙縫可以讓人家的愛意鑽進去。

更有甚者,一方面大公無私的付予,另一方面卻功力深厚,把對方的施予化於無形,完全不為外物所動,更是變本加厲,許多人是天生性格如此,我偏跟這些類群有緣,經常碰上,有時候也不能不嘆命運使然,徒呼負負。

也許是我本身失敗,沒貫徹始終那鍥而不捨的精神,修練不夠,是故屢次碰釘子,歸根結底也是要細心檢討自己,方為正途。

我也常在人家絕望之處播下盼望,這點祇是略施棉力,遇到絕望的人,若不施予援手,袖手旁觀就是冷血,並不是佛家所云:「救人一命如造七級浮屠」,救人祇是略盡己責,但求有報已是等而下之,但能做到總比不做還是好一點,就是祇能做到這點也不足夠,要仿效聖法蘭西斯的偉大精神,尚有大段距離才跟得上邊兒,能施予,付出不論收獲,能愛,要付出無私而不留餘地的愛並非易事,己能做到與否,己也存疑。

基督教徒的信仰是凡事禱告,凡事交託上主安排帶領,遇上人生不如意事則祈求上帝顯示解決的途徑,這就是詩歌壓軸之處,祈禱向上主是為別人求,寧可降福於別人,而不計較己身如何,很多時候我們都是自顧自的祈求,而忽略比我們更急切需要恩惠的其他人,能處於逆境仍能忘我地安慰別人,更是寬宏。至於別人怎樣看自己倒不要緊,主要是自己怎樣暸解別人,祇求人人能有此種捨己為人的精神,哪就達至世界和平。

這個世界缺乏的是愛,所有宗教都是推廣愛,愛是關懷異己,愛可以化解仇恨,無私的愛可以感染別人,任何人祇要有愛心就可令這世界更可愛、更美麗。

愛是感情,感情是人與生俱來的一種生理現象,人需要有感情才能活著,沒有感情對任何事都是冷漠,也無法欣賞世界之美,什麼也不能動心動情。

摒絕感情,非每個人能做得到,祇有政客才具有此種天賦,他們是愛的絕緣體,絕對不具半點聖法蘭西斯精神,但他們卻能利用群眾的愛來鞏固一己的權勢來消除異己,殺戳多少無辜,古往今來,多少手握大權的政客皆是如此族類。

其實聖法蘭西斯精神跟中國數千年的儒家文化相若,宣揚泛愛的精神和捨己為人的情操,但可惜偏是近代史上的政客祇注重學術和權力的修維,傳統的品德修養卻欠奉,完全失去人性,像文化大革命的主廚毛澤東,延禍至今,中國共產黨信奉的不是過份完美幻想的馬克斯主義,而是信奉中國特色共產主義宗教,奉信這種宗教絕對沒有聖法蘭西斯的精神,祇有雷鋒精神,已是極限,如今大陸也絕種多時了。

聖法蘭西斯是Francis of Assisi,他個子小,原是富家子弟卻因為看不慣貧富懸殊而捨棄所有,不惜與父親反目,過的是貧苦生活,身體力行,甚至沿門托缽,犧牲自己以達到基督教的真正精,如今世界紛亂,更需要有具這樣偉大高尚情操的人,也不希望聖法蘭西斯精神會絕了跡,祇要有一小拙人有這種思想和精神,不計較地實踐,這個世界才會有希望。
(2010年5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