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15日星期二

疊影迷情之114 鐵蹄下猶太人的生不逢時


鐵蹄下猶太人的生不逢時 The Jewry live Under the Nazi's Flag

在疊影迷情之112篇中,提及看了羅托里尼的助導卡路‧里梵尼Carol Lizzani對他的推介,略論及他的鏡頭活動與導演心態,如上了寶貴的一課,覺得卡路‧里梵尼也應該是個導演,於是翻查私人的光盤圖書館,果然找到他一部作品。

這部「美娜旅館Hotel Meina」的電影拍於2007年,距今已有三年多了,就是卡路‧里梵尼的作品,恕我孤陋寡聞,我對他認識真的不深,但看了他的作品,以一個七十多歲老導演拍的電影絕不沉悶,而且仍有內涵意義,果真是名師出高徒。

卡路‧里梵尼說過他跟羅托里尼當助導,他的確學了不少東西,包括人生的看法,作為導演,導演工夫技術固然重要,但人生內涵也不能缺,才能拍出好的電影。

美娜旅館一開始是女主角諾雅Noa在1952年重返義大利的馬吉治奧湖Lago Maggiore渡假,緬懷1943年從9月8日在湖畔的美娜旅館所發生的事,旅館由她土耳其籍猶太裔的父親經營,幾個希臘籍猶太裔家庭在那兒躲避戰禍。

馬吉治奧湖景色怡人,旅館面湖而建,跟外頭戰禍連連的世界相比,此處可說是世外桃源,當天當大家在露台上聽見廣播說義大利首先停戰並投靠盟軍的新聞,滿以為鴻鵠將至,豈料德軍因同盟的軸心國窩裡反,一舉佔領了整個義大利,德軍馬上開到,控制了旅館,把所有來避難的猶太裔家庭成員皆成階下囚,連在那裡的旅館侍應也不倖免。

諾雅跟其中猶太裔家庭中的一名美少年巴圖托相戀,這對年輕人就受到戰爭禍及,逼著要拆散鴛鴦。

另一位女主角艾瑞卡,她跟在瑞士當領事的丈夫都是有良知的德國人,她不惜冒險犯難單獨到了美娜旅館,目的是去營救一些猶太人,她略有姿色,而佔領旅館的德國納粹黨SS軍官對她垂涎三尺,軍官不苟言笑,性格陰沉,對已經強弩之末的德國仍滿有祈望,終於他把禁錮的猶太裔家庭成員逐一殺掉,連男女孩童也不放過,巴圖托也被殺掉,沉屍湖底,祇有諾雅一家能逃出魔掌。

電影拍得雖然是沒有多大的高潮,簡簡單單,但絕不普通,而描述每個人處於劣境時的心態細緻入微,看下去就啖出味來。

關於猶太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受的苦難,已有無數的電影曾作為題材,向納粹黨提出控訴,本片祇不過是其中一部,我小時候曾經閱讀過一本「西點」雜誌,裡面都是翻外國文章及小說,曾刊登過「安妮‧法蘭西絲日記」,說的是個猶太裔女孩在納粹集中營裡的經歷,小時候也看得咬牙切齒,記憶尤深,覺得世上竟有對付猶太族兇殘不仁的德國納粹黨人,心裡的印象德國人全是壞胚子。

吾友石琪說過,對猶太人受苦難的戲已有點厭倦。他是看電影比我多,看多了就像吃膩了同一道菜色,味覺也有點麻木了,但幸而我的味覺尚未到此地步,不過自從以色列立國以後,成了政治孤兒,為了自保,將昔日納粹黨那一套消滅異己的手段用之於來對付巴勒斯坦人,許多時候強橫無理,像最近發生的阻撓國際救援船隻駛入鳥不拉屎的加薩,不惜以軍事力量對付手無寸鐵的人,濫殺無辜,再說他們長年累月以先進武器去轟炸人家根據地,連婦孺稚童及市民也濫殺,雖說猶太民族以前是受過苦難,但現在已相隔六十多年,總不能以這藉口來追討舊債吧。

就如本片中那個德國軍官冷血的槍斃小孩,就是泯滅人性,對異族毫不留情,而今天2010年6月12日的一段新聞,說阿富汗的原教旨主義游擊隊誣衊一名七歲小童是通西方間諜,也殺無赦,戰爭中人性算是什麼一回事?

我們在譴責以色列時,是否對跟以色列對頭的回教徒惡行又要網開一面呢?

雙方都該打三十大板,但是以色列人中也有和平份子,就如片中那個身陷險境也置之不理的德國女人艾瑞卡,總不能「一竹篙打盡一船人」。

多年前我也吃過猶太人的大虧,他們跟我交易是狡猾得很,而且他們是為富不仁,第一次跟他們見面時,還開口問我:會不會因為他們是猶太人而岐視他們,我說當然不會,但心裡想你們別佔我便宜就是,但沒料到就算我千方百計防著也陰溝裡翻船,裁了;當年一個跟我一起吃了同一猶太人大虧的老外,他對猶太人痛之入骨,對我申訴說他最痛恨的人是希特勒才對,說這廝做事拖泥帶水,要做就做得該徹底一點,別留禍根,延禍後世。

但也絕不能「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猶太人當然也有好人,後來我又有幸跟另一個富有的猶太人家庭做交易,這家庭對我有若自家人,他們好客,絕不是鐵公雞幫品性,錢要花得合理,他們絕不吝嗇及拖欠。

我在這戶猶太人家裡吃過兩次飯,享用過他們弄的家鄉菜,他們還教我初步認識希伯來文字,樂意跟我交流文化,還教我許多從電影裡也沒見得著的猶太教禮儀,更教我認識以色列的音樂,比起那個大富猶太人,截然是兩個極端。

各國人也有好有壞,祇是視乎每個人的內心,難道我們中國人是百份比比較多好人、少壞心腸的人嗎?也不能這樣說,祇是視乎運氣好壞,能否碰上好人。

就拿今屆世界杯足球賽在治安不靖的南非舉行,我有好幾個從南非回流回來的僑民朋友,他們痛恨黑人近乎種族歧視,因為都吃過黑人的大虧,前幾天我去深圳,也親眼目睹幾個黑人行為惡劣,自持是有色人種而應該受到特別尊重,橫行霸道,在中國境內對中國人推推撞撞,眼睛長到腦門上還要高一點兒,鼻孔大得像兩個深淵,但我在倫敦、巴黎、紐約旅行時,卻有熱心的黑人見我們是黃種人,常自動請纓問我們要不要幫忙?這就是世界上有各類人,不能以種族畫分區別的。

又聊到文章終結,說回「美娜旅館」的結尾,雅諾潛進馬吉治奧湖湖底,疑幻疑真,看見昔日遇害的幾個猶太裔家庭每個成員的屍體,如剛剛罹難,栩栩如生,她再浮上湖面,竟看見愛郎巴圖托正游出水來,是耶非耶?電影就此完了,這樣的結尾是頭尾呼應,更是不落臼窠,銀幕黑掉,打出來的字幕說於1968年德國法庭把當年佔據美娜旅館的軍官及部下判刑十年,後來在1970年再翻案,認為他們冷血殺害無辜乃是戰爭中避不了的事,全部人都無罪釋放。

這世界絕對沒有公平與不公平的定律,受害者也不能沉冤得雪,祇好說一句是生不逢時,正如片中一位猶太知識份子背誦了詩人蒙泰萊的詩句說:「今天,我祇能告訴你,我們不是什麼,我們也不想要什麼。」,電影是由馬高‧路沙Marco Nozza的小說改編,卡路‧里梵尼跟他的師父羅托里尼一樣,也拍了控訴納粹黨的電影,手法也是淡淡的,說到鐵蹄下的義大利猶太家族的經歷,令我想起了大導演第昔加的「露芬尼花園」,也是一部令人一看難忘的佳作。

(2010年6月11日)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