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22日星期二

疊影迷情之120 短篇偵探小說體裁的電影「通往絞刑架的電梯」


短篇偵探小說體裁的電影「通往絞刑架的電梯」Elevator To The Gallows

說過要談一部新電影夾一部經典電影,有位在電影界謀生的朋友說我常說舊日的電影,十份「老餅」,他沒興趣看舊電影的文章,認為新電影比舊電影好看多了,至少是有電腦特技補充不足,節奏快,但我認為舊電影是經典、是文化文物,能經歷時間的冲刷,依然好看就是好東西,祇是口味品味不同,人人殊異,也不能否定別人的口味以己為「專」。

昨日逼於無奈看了一點香港無綫電視片「蒲松齡」,戲中情節令人發笑,沒怪得新一代的編劇寫得出如此無稽的情節,實在是底子不足,看了很多港產片,失望居多,這些電影又怎樣可以成為經典呢?

但時下人祇求刺激,過眼雲煙霎眼嬌就行,也不多要求,這樣造成了文化斷層,誠可悲哉,但在外國經典電影仍受年青一代歡迎,這就是文化差異了。

至於今日拿來談的「通往絞刑架的電梯Elevator To The Gallows」,我在唸中學時曾看過「中國學生週報」的影評介紹文章,但由於當時我不是「第一映室Studio One」的會員,而電影祇供小眾欣賞,我是失之交臂沒看過。幸而現在有了光盤,這能把經典的影片保存下來讓沒看過的人能看得著,為我等影迷做福不淺,是為幸也。

電影的導演是路易馬盧Louis Malle,法國人,拍這部電影時才是二十四歲,把一部陰錯陽差,命運弄人,情節波譎雲詭的謀殺案過程,有條不紊抽絲剝繭的道出來,實在是個高手中的老手。

曾經看過一篇文章說拍偵探片以英國人最冷靜,最編排緊密,最合情合理,希治閣就是英國人,而美國人居次,法國人民族性浪漫,拍不出好的偵探片,作者是過於毋斷了,他可能沒看過此片,不免是沒見過「大蛇撒尿」,理據不足。

這部是黑色電影(Film of Noir),涉及兩樁謀殺案,若不是陰差陽錯,兇手能逃之夭夭,不受法律制裁,但天網恢恢疏而不漏,最後也難逃法網。

也曾看過同年代(此片拍於1957年) 的美國黑色電影,比較起來這部電影絕不失色,也沒褪色,當年的歐洲人經過歐戰時期洗禮,感受特別深刻,「鋼鐵是這樣煉成的」。

故事是說一名軍火商的高級僱員莫納Maurice Ronet,他在周末下班前攀繩潛入辦公室上一層,用槍行弒了上司,還佈局造成死者是自殺,反鎖現場的門,他深謀遠慮,一切以為是天衣無縫,他大模大樣離開公司去取車子時,抬頭看見他潛入兇案現場的露台處留下沒帶走的一根繩子,他心急如焚,立刻連車子的車匙也沒取回就折返公司毁滅証據,這因為公司保安也要下班,關上所有電源,把他關在公司的升降機內。(後來繩子掛不牢,掉了下來,被路人檢走了。)

珍摩路Jeanne Moreau是他的合謀,是他的姘婦,又是死者的太太,她在巴黎的路邊咖啡室等候他驅車來會合,但他停泊在一間花店門前的敞蓬車,被花店的女售貨員及其男朋友偷開走了,珍摩路看見那部車子經過,而看不清左面駕車人的面目,祇見右邊坐著的是位少女,以為他是臨陣退縮,見異思遷與別的年青女子溜掉,她頓然覺得所託非人,失魂落魄有如無主孤魂的到處蹓躂。

被困在升降機內的梅禮士用盡方法也沒法出來,同時那對偷車青年在公路上飛馳,還跟一對德國遊客中年夫婦坐的跑車鬥速,雙方在一間汽車旅社停下來,青年是戴了梅禮士的皮手套,由女友用了梅禮士的名字去登記入住。

不打不相識,青年與德國人成了朋有,大家共飲,花店的女子還拿了梅禮士大衣內的袖珍照像機,由那位德國婦人來拍照,拍完後投進自動收集冲洗機內,等候翌日冲印出來,青年則取了梅禮士在車子儲物箱內的另一柄手槍留為己用。

到了半夜青年醒過來,想偷走德國人的名貴跑車,豈料在車庫內被德國人發現,青年狠起心來把這對夫婦槍殺了,把跑車開走返回巴黎。

到了星期天早上,汽車旅社發現兇殺案,大隊警探殺至,一切証據還有梅禮士的車子都在,所有証據都是指向他,一口咬定他是兇嫌,更把他的照片登上報紙,警探又到了他的公司調查,啓動了電源,他雖然溜了出來,但也被捕了。

那對青年男女以為是可以將罪名全送給梅禮士,發覺保留了冲印照片的收條,青年馬上驅摩托車回旅社取回罪証,但警方已在恭候他大駕光臨。

箇中情節相當曲折但合理,而珍摩路也被揭發她是同謀殺害親夫的幫兇。

電影發生的時間很短,儼然就是由一篇短篇小說改編,電影一開始就單刀直入,說出兇手是誰,完全沒有安排任何猜測誰是兇手的懸念,但實非如此,導演祇是向觀眾闡述一件兇案,懸念就是看兇手怎樣逃脫,基於當時的道德觀念,殺人者一定罪有應得,觀眾想看梅禮士怎樣再落入法網中,導演一層一層的解剖,觀眾就是洞悉整件事過程的旁觀者,演繹出天網恢恢的因果報應。

我經常掛在口邊說過,作為一部偵探小說或電影,創作者應該要出人意表之外,合符情理之內,其餘就是要顧及人情世故,缺一不可,其實任何電影、小說也應如此,美國的犯罪小說高手羅倫山打士Lawrence Sanders,他的系列小說創造的主角是個退休的刑事偵緝隊長愛德華狄藍尼Edward X Delaney,就是有血有肉的真實生活人物,如同活在我們平常生活中的人,平凡不過,愛吃自己弄的三明治,欣賞和細昧生活裡頭平凡中的樂趣,這寫來絕不容易。

「通往絞刑架的電梯」裡的主角梅禮士莫納是法國當年的紅星,拍過跟阿倫狄龍Alain Delon的另一部謀殺案片「怒海沉屍Purple Noon」,也是佳作,他當年芳華正茂,驟眼看他有點像今日的祖特羅Jude Law,女主角珍摩路一向不是絕色美女,但她勝在具抑鬱的氣質,令人看得順眼,當年也是紅星,至於在後段才亮相的探長,由後來走紅法國影壇的硬漢連奴雲端納Lino Venture飾演,片中有幾個曇花一現的閒角都是大師導演杜魯福(楚浮) 的愛將,單是以上的三個有名氣的演員也願為一個二十四歲的小伙子導演演出,可見大家都知道路易馬盧是才氣橫溢方肯效勞。

光盤是五、六年收藏品,一直擱在一處,心血來潮才找出來看,這部電影相信看過的人也不少,的確是經典的短篇偵探小說體裁的佳作電影。

(2010年6月23日)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