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28日星期一

疊影迷情之123 歸家漫長路(一)


歸家漫長路(一) The Long Way Home (I)

好久沒看過喜劇片了,看到在深圳上影的「人在冏途*」,雖然是國產片,我對國產片的印象也比香港片好,況且為文多談外國片,冒上「崇洋」之惡名,也得談談國片,免得人家糗我。*冏字應是”口” 字內+八字+口字下面封一劃。

那是關於千辛萬苦歸心似箭、中國的公路電影,很好笑,好久也沒看過這樣好笑的喜劇片了,人情味濃,隨後才細說吧,我是劣性毋改,又翻腦海裡的檔案,結果翻出來的又是一兩套我看過的西片,慣性也要一提。

經典電影是看過了印象深刻方能稱之,這兩部就是令我難忘的歸家電影。

先說那一部是60年代的,中文名字記不起來了,好像叫「歸心似箭」,英文片名是「Everybody Home」,80年代有齣國產片也是同名,我也看過,說的是抗日戰爭中,一個游擊隊隊員躲在一個寡婦家中的故事,也拍得不錯,不過這部是義大利片,導演是我喜歡的藍尼萊,一個出色的導演,執導過我在文章中談過的「義大利風情Made in Italy」,演員是義大利諧星阿拔圖蘇地,也是義大利佳釀,他演的喜劇片絕不低俗,演過我在拙文中提及過、他與大衛尼雲合演的「醉臥沙場君莫笑The Best of Enemy」。

「歸心似箭」是以義大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向盟軍投降時期,祇想早日結束戰爭,但反被德軍佔領了整個國家,當時義國軍隊解散,阿拔圖蘇地是個義大利小兵,他從戰場退役返回家鄉。

電影就是拍他歷盡千辛萬苦,一個人沿著鐵路路軌走回家,沿途上他目賭德軍的暴行,他獨自一個小人物,祇有敢怒不敢言,到處躲躲藏藏,夜行日宿,遭遇一段段的經歷,構成一段段小故事,導演藍尼萊就是擅長拍義大利式一段段小故事,拍來就得心應手,是喜劇片,卻控訴戰爭的禍害,是笑中有淚,雖然我沒有經歷過戰事,但看見他苦況也深受感動。

戲很多情節都已記不清楚了,祇記得他本是跟幾個戰友一起逃亡的,後來一個個的離開他,有的是被德軍抓去,有的是意外身亡,他走到連皮靴底都磨穿,要用布塊墊著腳巴,飢寒交迫,苦不堪言,沿途上發生的事是悲喜交集,到他回到家鄉,見到德軍橫行暴政,他憤然再加入游擊隊,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他再離開家庭去對抗入侵的德軍,電影是相當感人。

在80年代有一部美國笑片也是與千方百計趕回家為題材的,好像中譯名叫「天涯淪落人Planes,Trains & Automobiles」,由尊曉路士John Hughes執導,主演者是史提夫馬田Steve Martin配尊肯迪John Candy,尊肯迪是個大胖子諧星,兩個諧星配搭,互相耍出渾身解數,劇本又寫得精彩,不失為一部動人的經典公路喜劇片,其中他們的經歷我也嘗試過,箇中也如電影情節,此乃後話。

故事說述史提夫馬田是個大機構的高級行政人員,在感恩節前買了機票要回家跟家人同聚,在機場上遇到大胖子尊肯迪,他是個推銷員,笨手笨腳。

他們坐的飛機因遇上大風雪,無法啟航,逼著要改坐火車,但火車也遇到風雪阻路,逼著他們要想辦法坐汽車回家,但公路上又堵車,行不得也哥哥,史提夫馬田自持是高人一等,對這位卑微而說話滔滔不絕的低級胖子推銷員十分厭惡,但偏偏要碰上他,命運把這兩個人幾天要一起同渡,有時候命運的安排不由自己選擇,擺也擺不脫。

笑料是源源不絕,喜劇真的不容易編寫,這部片的橋段是萍水相逢,先是一方抗拒另一個人,後來史提夫馬田漸漸發現尊肯迪的優點,他把掛在浴室塑料簾子上的小圓環脫下來,用作戒指及其他用途,也是個有點子的聰明人。

史提夫馬田後來經過千辛萬苦才回到家裡,那時才發現尊肯迪是剛喪了配偶,無家可歸,所以才變得喋喋不休,為解寂寥,感恩節要一個人孤苦伶仃的渡過,他和妻子力邀尊肯迪留下同渡佳節,那份濃淆的人情味,真賺人熱淚。

喜劇片的主要配料欠不了人情味,但矯揉造作的人情味加進去就破壞了整齣戲的味道,最近看了一部港產片「人間喜劇」,就犯了這種毛病,不單是破壞了整部戲,看得我毛骨悚然,這部戲浪費了我幾個小時,就留待日後再算這筆賬。

以前我認識一個在喜來登大飯店當大廚的德國人,他對我說最好吃的菜是他母親煮的大鍋肉,將什麼吃剩的菜餚也放進去熬,一家人聚在一起,撕開麵包醮汁來吃是其味無窮,他是身為國際大飯店的大廚長,啥美食沒吃過?還是認為家裡菜、家鄉肉乃天下佳肴,因為吃時是一家同聚,鬧哄哄的,是那份感情成了最佳的調味料,所以遠在他鄉的人,每逢佳節都想趕回家吃那頓家常飯。

在美國,最注重的是感恩節,等同廣東人的「冬至」節,廣東人說:「冬至大過年」,「過冬」是一家在節日裡相聚吃一頓飯,老美也有這種倫理關係的節日,全世界人也注重倫理關係,所以到了感恩節,人人歸家,才衍生出這個故事。

祇可惜這兩部歸家戲也沒機會找得到光盤再重溫一次。

(2010年6月27日)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